《乡愁》散文欣赏(3)

时间:2021-08-31

  今日中国的舆论使乡土中国声名狼藉,自惭形秽。最后的结果是使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自惭形秽。没有历史的中国固然一切可以从头开始,从学着西方人使用刀叉开始。但用乡村路旁的竹子制造的筷子永远会唤起乡愁。重要的是,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对原生态的呼唤、对环境的担忧;中学生已经无法理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世界最庞大的旅游团总是潮水般地朝着幸存的穷乡僻壤乡村涌去,朝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剩水残山涌去……过去,我们“落叶归根”,我们“衣锦还乡”,如今我们衣锦灿烂,乡却不在了,根也不在了。西方人喜欢“在路上”,他们跟着摩西。我们也“在路上”了,我们跟着谁?乡愁。

  “火箭轨道把大地苍穹推入了遗忘……此一世界之改变并非开辟了什么“新时代”,反倒是把业已存在的现实推向其无所不用其极的极致。”

  乡愁并非那些聪明讨巧之辈所揶揄的“小资情调”,“在乡愁所有的言说中,它始终呵护着本真的东西,呵护着作为居者的人所熟稔的东西。”(海德格尔)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