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诗歌的基本常识。

  2、积累背诵该诗。

二、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该诗歌。

  2、感知《乡愁》创造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理解和掌握诗人抽象化具体形象的艺术构思。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乡愁》中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思想爱国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2、透过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体会《乡愁》中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思乡爱国的深厚感情。

  突破方法: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朗诵,指导学生朗诵、学生朗诵等环节,为学生营造一种浓浓的乡愁氛围。这样,学生就能满怀对祖国。家乡深沉的爱去品读,在品读的基础上,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进而深入探究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突破重点。

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四个中心物象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

  结合音画效果,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进入乡愁的世界。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让学生概括《乡愁》中提到的人生四个阶段,找出每个阶段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引导学生理解乡愁是怎样升华为家国之思的,在发散联想中领悟诗歌的情感,进而突破本文难点。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