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学在做什么(3)

时间:2021-08-31

  最后说说“学生不再求知”,非是不求也,而是求而不得,或者说是求而不能。某一方面有专长吧,其他方面必然就相对平庸,甚至是一窍不通。可如果只发展专长而罔顾一窍不通的话,毕业还是肄业,大学生们都能一目了然。如此,求专长还是求平庸,自也就无需纠结了。再说了,高考指挥棒本就看重的是总分数,专长课程分数再高也毕竟有限,其它课程平庸必然造成总分不高,要是只重专长课程,恐怕高考都通不过,想上大学就很可能成为一种奢望。看看过去,1917年,北大招生时,胡适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学校能录取这位有才华的考生。他找校长蔡元培,蔡元培当场同意。可当委员们翻阅这名考生的成绩单时,却发现他的数学是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不出众。由于蔡、胡两人的坚持,学校还是破格录取了这名学生。这个学生叫罗家伦,11年后,他成为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当了校长,也开始破格招学生,他招的学生中,大学问家钱钟书数学15分,大历史学家吴晗数学零分……试问今天的大学会录取这样的学生吗?我想不会,退一步说,即便是录取了,恐怕也毕不了业!因为我们的大学只招“全才”生,面面俱到,总分达到,至于有没有特长无关紧要。试想,古人尚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道理,难不成今天的高等学府还奢望学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吗?说起来可笑,做起来就要,奈何?且不说没有这样有特长的学生,如何带动专长尚不明确的学生求知进步,单就面面俱到这一要求来说,就足可以将天才扼杀在摇篮里。加之,现在的高校又有各种各样的考评制度及管理办法,课程又多如牛毛,学生疲于应付都忙不过来,何谈求真知深钻研呢?于是也就只剩下“精致利己”了,否则的话,恐怕就连毕业证都拿不到,遑论其他了。再说了,学生想学的课程不是没有就是没时间去学,就算是挤出一点时间学了,恐怕也只是皮毛而已,想要进一步发展几乎是没有可能的。如此,学生还会有求知的动力和想法吗?恐怕只能是应付考试先求怎么毕业了吧。于是,“六十分万岁”便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学生们的心声,这怨得了大学生吗?  “常常听人讲文化。文化是什么?是学历,还是阅历?我觉得文化是修为,是读书后,知道自己的浅薄。”“大学应该培养人文素养高的人,道德品质好的人。不然读了再多的书,走了再多的路,就像在电视上鼓吹的‘武林大师’,极尽表演,但依旧还是文盲“

上一篇:前言不搭后语 下一篇:三个人都姓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