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鉴赏家》教案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 初读文本,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2、 精读文本,能够从语言、动作、环境等方面把握叶三这一人物形象,并了解“鉴赏家”的真正含义。

  3、 了解汪曾祺小说的基本风格,体会散文化小说和一般小说的区别。

 教学重点:小说的主要情节、主人公叶三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鉴赏家”的真正含义,汪曾祺小说的基本风格以及散文化小说和一般小说的区别。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方案一、同学们,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看武侠小说吗?你觉得武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无论学生怎么回答,教师引导往“无招胜有招”“无剑胜有剑”话题上转换)其实啊,不光是练武,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达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我们今天一起走进汪曾祺的小说,来认识一位“鉴赏家”。(板书课题以及作者)

  方案二、(直接板书课题以及作者)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鉴赏家?(学生发言,教师明确)一般意义上,能称得上是鉴赏家的人,既要有渊博的学识,又要有高雅的品位,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鉴赏家”,那么,汪曾祺笔下的“鉴赏家”是不是和我们的理解是一致的呢?

  教学过程:

  (一)走进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

  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