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谈“老头儿”汪曾祺轶事(3)

时间:2021-08-31

  评论

  今天如何看待汪曾祺的小说?

  在汪曾祺小说中,高邮、西南联大、农科所、京剧院,是经常出现的四大背景。高邮是汪曾祺的故乡,1920年他在那里出生,那里的风物人情是他小说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质;上世纪40年代,他在西南联大接受高等教育,获得现代的、世界的眼光以及文学写作技艺。

  上世纪50年代末,汪曾祺戴着“右派”帽子下放到农科所,在那里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文革”中,他被调去参加“样板戏”《沙家浜》的创作。后来他的写作总是与政治喧嚣保持距离,却与日常生活、民间风习、悠远传统关系密切。

  文学评论家王干与汪曾祺是老乡,他在上世纪末就经常去汪老家拜访。他觉得一个作家的地位,不是领导、评论家、史学家来定义,而是读者、老百姓说了算。“一个作家生前作品多、名声高,不一定是伟大的作家。伟大作家往往在他去世之后,人们还在出版他的书,购买他的书,还在谈论他。据我所知,汪先生去世之后,他的著作出版比他生前出版的还要多。”

  王干用四个“打通”来看待汪曾祺的文学成就,“汪先生打通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让我们当代文学传承了五四新文学传统。另外,他把白话文和中国的古典文学打通了,他写的是白话文,但是他的小说也好,散文也好,都有唐诗、宋词的韵味。汪先生还把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打通了,他早期小说是现代派的,写得非常时尚,写得非常酷。后来他注重的不是外国小说的形式,而是把人的关注和悲悯当做小说的灵魂。汪先生还有一个打通,就是把民间文学和文人文学打通了,他曾在赵树理先生主编的《说说唱唱》当编辑,后来下放到乡下去,接触了大量的民间文学。”  汪曾祺家世成员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傍晚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 父亲汪菊生(1897-1959),字淡如,多才多艺。生母姓杨,在汪曾祺三岁的时候因肺病去世;第一个继母姓张,后也死于肺病;第二个继母姓任,伴随汪曾祺的父亲度过漫长而艰苦的沧桑岁月,汪曾祺对她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