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杂谈(2)

时间:2021-08-31

  〖以生为本知人论世──新课程下的文言文教学〗

  学习古文需懂得知人论世,有时也要学会不求甚解。

  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每位作者的文学创作都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思想的表达,因此文言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的理解上,而是要从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来学习文学作品,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知人论世”。比如在第二单元中涉及到的借题发挥的王羲之,穷而后工的苏轼,诗画一体的王维,因事说理的王安石,对他们的了解以及对写作背景的掌握,能让学生更加明确地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也能让学生文言学习中同时获得一种审美愉悦。

  字词的学习是文言文的基础,虽然古人有炼字一说,有时太过于“斤斤计较”又不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不求甚解有时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比如在教《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时,有些同学提到犬吠声怎么会如豹,春中为什么要提到鸡鸣?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转移,而文章中如画的意境也顿时被破坏。其实,文言文中有些地方,特别是在描写景色时往往是客观的描写或意境的营造,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在字词上苦苦求索呢?

  〖用心串联美丽〗

  本学期,我们又选修了《唐宋散文选读》,其中有一篇王维的名作《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里面有这么几句描写春天来临的诗句,“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可谓了了数笔,把春天来临时生机勃勃、斑斓夺目、美不胜收的景象描写出来。课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校园,写一篇随笔。写之前我特意交待了几句,要他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可是随笔交上来之后,让我很失望。除了几句简单的模仿课文中的语言之外,再也写不出别的。他们没有留意到杜鹃花已经悄然含苞待放,看不到校门口一树的木棉花开,闻不到随风送来的桂花的缕缕清香,听不到白鸽在蓝天下飞翔的声音,欣赏不了紫荆、黄槐树下落英缤纷的美丽,感受不到校园里浓浓的学习氛围。这些散布于校园的美丽风景,只要我们稍稍留意,就可以陶醉其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可是,整天生活于校园的学生,对此却熟视无睹,又是什么让我们的学生已经无法感受、无法欣赏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丽?

  当然,出现这些现象,并不全是学生的错。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现在大力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究竟如何才能建设和谐社会?席勒早就说过:“如果迫使人进入社会的是需要,在人心里培植社会原则的是理性,赋予人以社会性格的却只有美。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导致社会的和谐,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奠定和谐。”马克思也曾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是啊,只有个体和谐了,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对美有着永恒地追求,可以推动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而我们的家庭是不是只知道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却忽略了培育孩子一颗美丽的心灵;我们的学校是否也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需要:“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一个人,如果连周围的美都感受不到,又如何能确立自身的美好品质?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