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诗感想(3)

时间:2021-08-31

  四、讲究音响,以动写静,动静相映

  王维对大自然声响的处理,集中体现在音响上,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濞深涧中。

  这里人闲、夜静、山空皆是从静态入手的,它们构成了春天山涧夜晚的静谧。诗人又写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一个"惊"字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不仅荡涤了那种死沉沉的气氛,而且更加突出了山涧的宁静幽美,创造了"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又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高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步入茫茫山林,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中,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不知从哪里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有小径而无人行,听人声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围参天的古树和层峦迭嶂的群山,这是多么幽静空灵的境界!诗人描绘了幽静的山林景色,更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这钟声非但没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氛围。

  王维的山水诗善于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相映,写出自己极为细致的感受,捕提一瞬间的动人景象。如《山居秋暝》的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人先是听到"竹喧",才知道是"归浣女",先看到了"莲动"才发现了"下渔舟",诗人写出了先有所闻、后有所见的细致感受。"竹喧"、"莲动"这些美的动态和美的音响,动静相衬,自然天成,既精妙入微,又含蓄隽永。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自然美和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

  综上所述,在王维的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之中,都包含有理性的愉悦与感性的满足的成分,诗人正是通过这二者的结合,获得解脱与自由,从而使生命得以超越。其诗往往把实景与它暗示、所追求的虚境融为一体,给人以最大的审美愉悦感。同时,他的诗与他采用的某种物象间也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精神,使自我融合万物,又投影在色彩、意象、音响和语言中,营适了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使山水田园诗发展到了顶峰,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格并占据重要一页的一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