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陇头吟》的阅读鉴赏总结

时间:2021-08-31

  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题解

  “陇头吟”,汉代乐府曲辞名。陇头,指陇山一带,大致在今陕西陇县到甘肃清水县一带。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使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到边疆查访军情。长期生活在繁华都市的王维见到了奇异的边疆风光,感受到了艰苦的军中生活,诗情勃发,留下许多优秀的边塞诗。本诗即是其中一首。诗题一作《边情》。

句解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太白”,即金星,古人认为它主兵象,可以根据它的变化预测战事。都城长安的游侠少年一到边疆,便登上边防城楼,夜观太白星象。如此急切的心情,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跃跃欲试的豪情壮志。那么,今夜星象如何呢?诗人没有回答,笔锋一转,从踌躇满志的少年转到了月照陇山的远景。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陇山的月亮高高地照在陇关上,明亮而又遥远,边防士卒们在这样的夜里吹着笛子。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此情此景下的笛声,呜咽的是哀怨,是愁绪,是思念。十五从军的惜别,老大难回的哀痛,更有那铁马裹尸的刻骨离恨,都在冷月清辉下的笛声中一一重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王维同时代的王之涣的边塞诗里也有笛声。笛,大概是最能寄托征人情怀之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