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欧阳修和王安石(3)

时间:2021-08-31

  创作成就:早年苦学韩文,又虚心向尹洙学习。(欧九一日千里。)

  1、内容充实、类型多样。欧文有些是反映当时重大的政治形势,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有些则是追述历史,描写历史上的众生相,表达他对历史的思考,如《新五代史》等。有的则是记叙亲友,感慨人生的悲欢离合、盛衰成败,如《泷岗阡表》。记叙文、议论文都有名篇。

  2,抒情性强。他的政论文感情激越,义正词严。史论文感慨深沉,低回往复,如《五代史序》,经常以“呜呼”开头。叙事文在对人物的描写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如《释秘演诗集序》,怀念两个分别是酒徒和和尚的朋友。做到了抒情、议论和叙事的完美结合,也实现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高度整合。

  3,体裁完备。古文外,也擅长骈文,对仗流动而不求工整,少用典故和代语,散句穿插其间,文气流畅。创造了文赋,如《秋声赋》,描写秋夜的物态,抒发心情的苦闷,保持赋体铺陈排比、设为问答的传统,又减少了押韵、对偶的限制,以散句为主,穿插韵句和骈句。语言精致,音律优美,气脉流畅。

  4,语言简洁流畅,层次丰富多变,条理清晰,结构连贯,文气纡徐婉转,从容不迫,形成自然平易的文风。在韩柳之外自成一家,为北宋散文树立了新的楷模。

  (五)诗。

  《梅圣俞诗集序》:“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而后工也”。诗人的人生处境对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