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悲剧

时间:2021-08-31

  王安石的变法政策无一不从良好愿望出发,但改革光靠非理性过头的激情,光顾自己一逞政治抱负,而把百姓生存置于不顾是行不通的。一种变法,无论其“富国强兵”的主旨如何宏大,如果是建筑在民生凋敝、民心涣散的基础之上的,它就显得可疑。而就变法者而言,无论其操守如何无瑕,心气多高,文学品格如何不俗,如果不在变法中解决一个“以民为本”的终极问题,他只会走向悲剧性的结局。这绝不是几篇立论高扬的道德文章所能救赎的。

  公元1074年是北宋的熙宁七年,正忙于变法的王安石碰到一件麻烦事,一个本来由他奖掖提拔的看城门的小官郑侠要和他的变法过不去,画了一幅《流民图》进呈天子神宗,说变法有问题。

  神宗赵顼和王安石正是在帝国无比危难的时刻走到历史前台的。1068年,年仅20岁的宋神宗承嗣大统,英气勃勃,志向非凡。他自幼痛心于列祖列宗对北方敌国的屈服退让,不满于朝廷、州县的萎靡不振,焦心于国家税收减少、财政紧蹙,有着富国安民、强兵雪耻的强烈愿望。亲政以后,他急于物色能安邦治国的英才,曾对大臣说:“国之要者,理财为先,人才为本。”可是,朝中一批元老重臣却暮气沉沉,畏事保守,安于现状,不图兴革。神宗只能变换方向,在朝外积极寻觅,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已颇具盛名的王安石身上。

  王安石也确实很棒,年富力强,曾任多年地方官员,在朝中也几经沉浮,了解国政民情,虽未受大用,但在士大夫中享有极高声誉,独享天下大名30余年。人们称赞他质朴节俭,不嗜酒色财利;赞美他视富贵如浮云,不以自身荣辱进退为意;钦佩他好学深思、深通经术,成一家之学。《元城语录》说:“当时天下之论,以金陵(指王安石)不做执政为屈。”尤为重要的是,王安石几年前上书宋仁宗,力陈“理财为先”的改革谏言,与宋神宗最急迫的心愿不谋而合。什么是富国,就是国家的钱多;什么是变法,就是理财,看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弄出最多的钱。英君贤臣风云际会,撞击出一串激情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