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传里没有王安石是何原因?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为什么奸臣传里没有王安石?大家阅读下文来了解原因,欢迎大家阅读。

  由元脱脱主持编修的卷帙浩繁的<宋史>中,有奸臣传一节.秦桧,韩托胄,贾似道等人荣幸被选入.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王安石变法时提拔的如吕惠卿,蔡确,蔡京,蔡卞,章惇等人,皆被列入官修正史的奸臣传中.

  可是提出"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王安石本人不但没有被列入奸臣传,相反,千古以来,他虽然颇受争议,但总体的评价还是以正面较多.这就不得不让我考虑一个问题了.作为变法的主创人,奸臣传里那些奸臣的第一提拔人,变法时对反对派致之死地而后快的打击.从各方表现来看,王安石若给带上的奸臣的帽子,恐也未必不妥.

  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很多过激的行为,引起了称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等的反对,司马光曾三次写信给他,劝他慎重处事,不可急功冒进.可是,王兄弟名列唐宋八家之一,文彩思辩自然不落人后,把司马的一片苦心驳得体无完肤.

  在得不到朝中保守派的支持时,王兄弟不是想着如何反醒自己,而是马上提拔了一大葱年轻人.可惜的是,这些人入官场时日不长,虽然热情,渴望建功立业.但是他们同样缺少阅历,没有经验,很少受过生活与人品的考验.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们因急于功利,终于把持不住,开始打击异己,不择手段,用尽下三滥的手段,用现在的话说,没有一点职业操守,从而为人所不齿.

  终于是千秋万代,被钉入奸臣传这样一桩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看看最后被列为奸臣传的这批人,王兄弟提拔的所谓人才,几乎全进去了.可见其用人的能力,有待商榷.特别是他的亲力提拔的吕惠卿,最后,在他背后挑拔离间,拉帮结派,一门子心思要把他整下去.其行为真是另人心寒,不知道王兄弟在看穿这位亲信的嘴脸后,是何思何想.

  现在回过头分析.为什么身为这些人的提拔者,王安石反而能从容的置身事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所作所为会受旁人的影响,那批奸臣开始时,肯定也是希望扬名立万,流芳百世.最后落得遗臭万年.他们之所以能无所顾忌到最后无所不用其极.

  从我角度来分析,受王安石的铁血影响太深.但最后为什么结果却是两样,一个在人群中威望仍是颇高,而其它则被钉在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