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指导课《写童话故事》的磨课经历(3)

时间:2021-08-31

  当有了一个教学设计的“母板”的时候,“打磨”的过程便来了。这个“打磨”便如同对玉器的“琢磨”了。虽然谈不上精雕细作,但却是在一次次试教后及时发现问题,在教研员、学校领导们的悉心指导下,针对学生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一次次更为科学、合理的调整。从对目标的制定,目标表达的语言准确性,从习作训练点的精选,从习作指导的方法,从习作指导的层次等等方面进行一次次探讨,尝试。磨掉那些虽“好看”但却与落实习作课堂的实效性帮助不大的环节;磨掉那些虽精心组织,看似很有感染力的,但对启发学生思维帮助不大的教学语言;磨掉那些教学中的套话、废话。相反,将一堂课中的习作训练点磨得更细,更准,更实,更突出;将教学的语言,指导习作的、点评习作的、鼓励学生的,磨得更实在,更精当,更有启发性;将教学的环节磨得更简约,更合理……其实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要怎样才能将教学的环节,教学的语言,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磨得精准,而富有实性效呢?那便是一个非常“折磨”人的过程。如同设计师没有好的灵感,演奏家没有激情。那段时间,郁闷、迷茫、苦恼与焦急,种种情感总是交替感受着,即便是周末,在这样的情绪笼罩下,也从未彻底轻松过。所以,我想说这个磨课的过程,其实也是“折磨”人的过程。要不,怎么会有人说,赛课也是减肥的过程呢?但也正是在这个打磨课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名师指路”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名师指路”的幸福。我不得不佩服与感激自己的指导老师们,沙坪坝进修学院的董老师,陈老师,张主任,我们学校的李主任,曾校长……正是身后这个强大的备课团队,缩短了这个“折磨”人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教学思想,治学态度,育人理念,对我的影响不仅仅是这一堂课,而是对整个语文教学的认识。我想,这才是这次磨课,给我的最大的收获。所以,磨课经历的难忘,虽然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累,它的苦,但,最难忘的一定是从中获得的对教学,对教学人生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