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课后练习

时间:2021-08-31

  《滕王阁序》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棨戟(qǐ)     舸舰(kě)

  襜帷(chān) 孤鹜(wù)

  B.遄飞(chuán) 叨陪(dāo)

  彭蠡(lǐ) 台隍(huánɡ)

  C.簪笏(hù) 闾阎(lǘ)

  瓯越(ōu) 捧袂(mèi)

  D.睇眄(miǎn) 翼轸(zhěn)

  潦水(liáo) 涸辙(hé)

  【解析】 A项,“舸”应读ɡě;B项,“叨”应读tāo;D项,“潦”应读lǎo。

  【答案】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宾主尽东南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

  B.识盈虚之有数弈之为数,小数也

  C.气凌彭泽之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纤歌凝而白云遏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辨析理解能力。A项,全部;没有,干涸。B项,定数,天命;技艺,方术。C项,超过;登上。D项,二句均为“阻止”的意思。

  【答案】 D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台隍枕夷夏之交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D.俨骖 于上路

  【解析】 B项,“销”通“消”。

  【答案】 B

  ★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5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窜梁鸿于海曲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徐孺下陈蕃之榻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C.襟三江而带五湖目吴会于云间

  D.宾主尽东南之美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解析】 A项,均为使动用法。B项,“下”为名词的使动用法;“上”为名词作状语。C项,“襟”为意动用法;“目”为名词作动词。D项,“美”形容词作名词,意为“俊才”;“雾”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A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奏流水以何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B.俨骖 于上路/都督阎公之雅望

  C.怀帝阍而不见/穷睇眄于中天

  D.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解析】 A项,均为宾语前置;B项,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C项,被动句/状语后置句;D项,判断句/省略句。

  【答案】 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6~9题。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纤歌凝而白云遏   遏:阻止。

  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舛:乖违,不顺。

  C.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赊:遥远。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贫穷。

  【解析】 D项,穷,困厄,处境艰难。

  【答案】 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爽籁发而清风生地势极而南溟深

  B.光照临川之笔谁悲失路之人

  C.极娱游于暇日望长安于日下

  D.奉宣室以何年处涸辙以犹欢

  【解析】 A项,连词,表并列;B项,结构助词,的;C项,介词,在;D项,介词,在……时候/连词,相当于“而”。

  【答案】 D

  8.对选文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解析】 B项,没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答案】 B

  9.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雄关高山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2)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