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真的不解音律吗

时间:2021-08-31

  渊明真的不会弹琴么?

  这要从琴的特点说起了。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重复)……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所谓“弦歌”,即自己弹琴而唱。

  “弦”指古琴。古琴最早就直接称琴,因后来乐器中又有了各种各样的琴(如胡琴、扬琴、柳琴),才称为古琴的。“琴”本作“珡”,也作“琹”,是个象形字。上部是琴弦,下部是木制的琴身。

  珡,禁也。(《说文解字》)

  禁者,吉凶之忌也。引申为禁止。《白虎通》曰:“琴,禁也。以御止淫邪,正人心也。”(段玉裁注)

  古琴的音色悠远深邃,使人肃穆宁静,可以使人清心寡欲,因此说它可以“御止淫邪,正人心也”。

  古代比较有名的琴师,春秋时期有师旷、伯牙,汉末有蔡邕,魏晋有嵇康。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大音乐家。如果以他们的标准来衡量世间的文人,那么几乎所有人都不会弹琴了。但是如果放宽标准,旧时文人又几乎人人都会弹琴。琴是古代文人必修之艺。旧时文人“四艺”为琴、棋、书、画,琴为“四艺”之首。历代能弹琴吟咏者真是不可胜数。

  我很喜欢古琴,私下也向人学了几个曲子。学琴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古琴从难度上讲,在民乐中只算是中下等的。然古琴之高,高在境界。”而且,按照现代琴人的推测:

  远古的琴曲,可能由于记谱不够精密而有所疏漏,但一般主要是使用泛音和散音,将短小音型多次反复,构成简练而明晰的曲调,古琴界称之“声多韵少”的风格。近古的琴曲,更多地发展了按音的使用。(《古琴曲集·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