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趣事多(2)

时间:2021-08-31

  此段文字虽然不多,但真是美。渊明无酒,王弘便派人送酒来,王弘真是可人。然渊明无酒,便“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亦真是雅得无一毫做作(因为渊明亦不知有人要来送酒)。世人皆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渊明《饮酒》诗中名句,不知此时渊明所饮之酒,或许就是王弘送来的呢。

  有酒斟酌之:陶渊明饮酒趣事多

  葛巾漉酒(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有时渊明去别人那里喝酒,正赶上酒刚酿熟,还没来得及过滤,渊明就“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宋书·隐逸传》),这就是渊明“葛巾漉酒”的故事。

  南宋朱熹在《奉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中,写到庐山当时有一块大石,据说是陶渊明当年喝醉了在上面酣睡过,他说:

  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

  及此逢醉石,谓言公所眠。

  看来开发这种虚无缥缈的旅游景点的做法,并不是今人的专利。不过渊明醉则卧石,倒让人联想起《红楼梦》中的“史湘云醉卧芍药茵”来了,不知雪芹写这个豪放不羁的湘云时,是否融入一些陶渊明的影子。(据俞平伯分析,黛玉葬花化自唐伯虎事。若然,则湘云醉卧则亦可能化自渊明故事了)

  总之渊明好酒,举世皆知。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说:“吾闻浔阳郡,昔有陶征君。爱酒不爱名,忧醒不忧贫。”欧阳修《偶书》中说:“吾见陶靖节,爱酒又爱闲。”但是渊明喝的是什么酒,是怎么个喝法呢?

  渊明家贫,有时至于断酒,更不可能每饮必是美酒。在这一点上,到是苏轼于贬谪之中得了渊明神韵,人称苏轼“饮酒但饮湿”,至于酒之好坏,则在所不计了。  另外,喝酒的人往往爱热闹,不爱一个人喝寡酒。如白居易喝酒,便如宋代张耒所述:必有“丝竹钟妓之奉”(乐队歌女在旁边伺候着),“洛阳山水图物甲天下”(置身美景之中),“其所与游,如裴度、刘禹锡之徒,皆一时名士也”(社会名流相伴)。其实不只白乐天如此,苏轼在《书渊明诗》中写道:

  孔文举(按,孔融)云:“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事矣。”此语甚得酒中趣。及见渊明云:“偶有佳酒,无夕不倾,顾影独尽,悠然复醉。”便觉文举多事矣。

  读东坡所引渊明这几句(见《饮酒二十首并序》),再加上前面李白抄渊明的“挥杯劝孤影”,仿佛渊明是个十分享受独酌的酒客。实则渊明是真得酒中之趣者:聚饮亦欢,独酌亦欢,无酒亦欢。正如《晋书·隐逸传》所说:“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宋咸熙《耐冷谭》则认为古人饮酒中,亦渊明品格最高:

  古之酒人,当以渊明为最,太白次之,若阮籍、刘伶,直是沉湎酣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