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集卷之六记传赞述《扇上画赞附尚长禽庆赞》(2)

时间:2021-08-31

  [译文]

  三皇五帝盛世遥远,淳朴风尚日渐消尽;九流学派见解不一,相互之间有增有损。外形随着物体改变,心中没有一定标准;所以那些明智之人,审时不容逃去归隐。

  孔子不能参加劳动,五谷庄稼不能区分;荷ò丈人隐居世外,日暮仍在田中耕耘。长沮桀溺距今遥远,并肩耕作自得欢欣;鸟儿飞近并不惊心,隐居偏远与兽为群。道德高尚陈仲子君,涵养深厚正气浩然;蔑视那些高官厚禄,甘心隐去为人灌园。张挚曾经一度出仕,后因有事把家来还;自念与世不能相容,高蹈远去不再为官。邴曼容君德操高尚,被封高官便把家还;既不骄纵也不贪鄙,仕途多有险阻艰难。郑敬与世不能相合,隐居垂钓大泽之边;故友来访林下共饮,畅谈终日大义微言。薛包笃行潜心游学,仕途罗网也能逃避;顾念往日贤智之友,一同振衣携手逃离。周阳拄君值得赞美,托疾辞官在家闲居;寄心尘外清操高尚,悠然适意自得欢娱。树荫之下柴门陋舍,泉水涌出激荡长流;有琴可弹有书可读,左顾右盼琴书为友。生活所需稍有即足,其他一切皆无所求;遥遥怀念千载之上,寄心知音独自邀游。

  陶渊明介绍:

  (365~427)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