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将领文天祥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文天祥,出生在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那么有关文天祥的爱国英雄事迹 大家知道哪些?

  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组织勤王军进行抗元斗争,但由于勤王军缺乏作战经验,与骁勇善战的元军相比,相差甚远,所以惨遭失败。后来,文天祥不幸被俘。元朝统治者不断地用高官厚禄、金银财宝、繁荣富贵来劝说文天祥投降,但文天祥一身正气,不为所动,元朝统治者在他的凛然正气面前只得哑口无言。元朝统治者见软的不行,就给他来硬的,把他关在阴冷的囚牢,身上戴满刑具,最终还把他杀害了。

  文天祥为什么放弃这么好的条件,却慷慨就义,那就是爱国精神。是的,正因为文天祥有那种视死如归、舍身救国的民族骨气和爱国精神才让他永不降服于敌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宁死也不愿投靠元朝,面对如老虎一样的敌人时毫不畏惧。 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军,就是想为天下人做个抗击元军、不怕牺牲的榜样,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卫国家。”体现出在国家危难之际,为国担忧,以实际行动抗击元军。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状元郎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4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3年。

  兵败被俘 1278年春末,端宗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6岁的小皇帝,朝廷迁至距广东新会县50多里的海中弹丸之地,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文天祥曾写《过零丁洋》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迫目睹陆秀夫负主投海,张世杰被台风恶浪吞没,悲痛欲绝。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灭亡了。元将张弘范在庆功宴上向文天祥敬酒说:“宋朝已亡,你的忠孝也尽到了。丞相如能为元朝做事,元朝宰相岂不非你莫属吗?”文天祥说;“国亡而不能救,做大臣的死有余辜。难道还能贪生怕死,背叛祖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