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博物学解读(2)

时间:2021-08-31

  唐诗中隐秘的自然世界

  胡淼的本业是从事植物保护,这对于他探寻唐诗中植物的隐秘世界,带来了先天的便利。经过考证,他认为唐诗中新发现的植物大约22种(含类群)。如,很多唐朝诗人写到“枫”,经过比照,书中得出的结论是:枫可能泛指数种植物。诗人李百药在《途中述怀》中的写到的“江上枫”,顾况在《小孤山》中写道“古庙枫林江水边”的“枫”,以及杜甫《寄韩谏议》诗“青枫叶赤天雨霜”中的“枫”,都是指金缕梅科的高大乔木枫香树,这种树叶色青绿,经霜变红,树液清香。在唐诗中,象征才高志大的在野人士。

  对于唐诗中所提及的植物,胡淼进行了专业层面的比较分析。比如,木棉、树棉、贝树等,在唐诗中经常出现,而很多人对此纠缠不清,存在各种误读。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汉女输橦布”句中的橦布是什么?有人说是木棉,有人说是树棉,还有人说是橦树等等,总之是用以一种树木的花织成的布。在胡淼看来,世界上没有一种树木的花是可以用来纺纱织布的。他提到,橦就是今天所说的属于锦葵科的棉花的一种,即海岛棉(旧时称木棉),这种植物,唐代在四川等地开始栽培。但是张籍在《送蜀客》诗“木棉花发锦江西”句中所说的“木棉”,则又是另外的植物,即现代植物学木棉科的木棉。

  《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一书中,胡淼除了尽量厘清唐诗中的植物学认识误区外,还对唐诗中涉及的动物,也进行了考证。他认为唐诗中新确定的昆虫类有27种以上,兽类12种以上,鱼类7种以上,合计70种之多。猿猴是人类的近亲,在唐诗之中,对猿猴多有表达。而诸多唐诗中说提及的猿猴,到底哪是猿哪是猴,科学界也存在争议。胡淼经过求证认为,唐代在长江三峡地区存在长臂猿的可能性很小,它的分布北限衡阳一线,主要在南岭以南。诗人凌敬在《巫山高》中提到的“玄猿”,可能是黑叶猴,也可能是藏酋猴。而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中的“抱叶玄猴”,可能是长臂猿科的种类,也可能是黑叶猴。因为长江三峡地区曾是黑叶猴最适生存的地方,同时也可能是唐代长臂猿分布的北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