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

时间:2021-08-31

  《桃夭》,《诗经·周南》第六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此诗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全诗语言优美精炼。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注释

  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华:古花字。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之,指示代词。

  蕡,肥大,果实将熟的样子。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

  蓁蓁:繁茂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宜:和顺、亲善。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