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研究:《诗经》里的药(3)

时间:2021-08-31

  这样看《诗经》与药的关系,不但不觉得突兀,而且还感到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使我们深入走近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说他们不是一般地挖野菜,而是采集草药,我认为同样符合实际。比如“采薇”,薇是什么药草?李时珍《本草纲目》上说薇又叫薇草,白幕,春草,三月三日采根阴干,苦咸,平无毒,古方多治妇人,后世罕能知之。张仲景治妇人产中虚烦、呕逆,安中益气竹皮丸方中亦用薇。又如“采采芣苢”,朱熹注释说:“芣苢,车前也。大叶长穗,好生道旁,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而赋其事以相乐也……或曰其子治产难。”在《神农本草经》里,芣苢属无毒上品,《本草纲目》叙述其药性作用:甘寒无毒,主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疗赤痛,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压丹石毒,去心胸烦热,养肝,治妇人难产,导小肠热,止暑湿泻痢。李时珍的说法已经加入了后人新的经验,至于在先秦南方地区,大概还是主要用于妇人之病,所以那些乡村女子才有兴趣相约结伴,兴高采烈满地里采它:采芣苢呀采芣苢,芣苢处处有,采芣苢呀采芣苢,摘它的叶儿捋它的籽,采芣苢呀采芣苢,采满了兜在衣兜里……因为是女人们自己的事儿,所以她们歌之咏之,充满一种女性生命的温婉之情。

  后世以药草入诗入歌甚多,是否继承了《诗经》的传统,我不知道,即便是,最多也不过属于骚人墨客们借以为譬,与“劳者歌其事”并不相同。如出自建安诗人王融的一首药名诗,“重台信严敝,陵泽乃闲荒。石蚕终未茧,垣衣不可裳。秦芎留近咏,楚衡晋远翔。韩原结神草,随庭衔夜光。”通医药的人说里面写到了七种草药。又如,宋代词人陈亚的药名词《生查子》;“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他年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亦谐音薏苡、白芷、狼毒、当归、远志、茴香、苦参等药。这类诗词,虽说抒情性和寓意性都不错,但离开了草或药本身具有的朴素的生活内容和生命意味,终究逃不出文字游戏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