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野有蔓草》解读(3)

时间:2021-08-31

  《野有蔓草》则是在清晨的野外。我习惯在清晨写作,知道清晨的好,既不像白天,有着菜市场般的嘈杂,也不像夜晚,充斥着廉价的诱惑,在这新鲜而又岑寂的雾气里,我首先找到了自己,然后,我希望,遇见你。

  这样的相知,是高级的相知。人世间的相知,有时好像也不那么难,两个人见面了,谈股票、房价,小孩的学区,明星的绯闻,轻易就能找到N多共鸣点,至于在性的吸引的前提下,装作欣赏对方的灵魂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这浅层次上的共鸣来得快去得也快,更重要的,它无法给你带来深刻的喜悦,激起你灵魂不由自主的颤栗,和想要拥抱的热情。

  在寂寞之处遇见知己,因此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辛弃疾在灯火阑珊处遇见,戴望舒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遇见,我最为心动的,是“古诗十九首”里的那个无名的女子,她选择了高楼,希望在高楼之上遇见: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西北有高楼,高处不胜寒,这个决绝的不随和的女子,要的就是高楼之上的那股孤寒。这高楼,可以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是她心中的一座楼阁,她等待的,是能够走到这楼阁最高处的人。

  黛玉的风流袅娜,薛蟠也能懂得,在人群里看见了,立马“酥倒”;黛玉的才华,宝玉早早就懂得,但她的才华,未必就比宝钗甚至湘云高出多少;黛玉迥异于众人之处,在于情怀,在于对于生命细致入微的感触,当宝玉听到她念“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推想到眼前一切事物包括自己都将到无可寻觅之地时,不觉恸倒在山坡上,但这时,他还是没能走到她的高楼之上,直到放弃其他人的眼泪,参透“一个人一生只能得到一份眼泪”,他们的心灵,才算真正走到一起。  是的,我在高楼之上等你,是要你懂得,我极高极深的地方,琴声是语言,也是留给你的阶梯。但是,茫茫人世,有谁能懂那琴声,有能力有愿望走到你的楼阁之上?“一弹再三唱,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这感慨凄清而又激越,等了又等,伤感着,却并没有绝望,“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她还是梦想着,能够遇到一个人,和她一起,飞到更高的地方。

  《野有蔓草》的愿望也如是,“邂逅相遇,与子偕臧。”他设想的结果,一点也不具体,没想“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他想遇见她,不是为了解闷、陪伴乃至生儿育女,而是“与子偕臧”。臧”的意思是“美好“,以最美好的自己,遇见一个美好的人,然后和她(他)一往无前地美好下去,世间,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吗?它可遇不可求,难怪只能“邂逅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