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的纪实性与唯美风格

时间:2021-08-31

  《诗经》产生于2500年前,是我国历史记载的第一部诗集,它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论《诗经》的纪实性与唯美风格

  诗经反映了我国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年间复杂多变的社会面貌,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唯美主义情调,不仅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而且影响和决定着此后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方向,时至今日,它的纪实与唯美风格还一直受到文学创作者的推崇和学习。

  《诗经》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内容上。从某种程度上讲,《诗经》可以说是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据统计,其中涉及的草类有麦、黍、稷、麻等105种;木有桃、李、柏、桑等75种;兽有马、牛、羊、狙等67种;鸟有雎鸠、黄鸟、喜鹊、鸱�等39种;虫有螽斯、草虫、�鲨、鲂鲤等49种。《诗经》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创作源于人民的所见所闻,使文章以其丰实的内容和宽泛的涵盖面增强了可读性。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将其按题材和内容划分为六类:1.婚姻爱情诗;2.农事诗;3.战争徭役诗;4.怨刺诗;5.周族史诗和祭祖颂歌;6.宴飨诗。由此可见,《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汇集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诗经》所写的诗篇,我们查阅史书,从中可知周文王时期,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幸福,才有了如《关雎》那样朦胧的脍炙人口的爱情诗。但后来,商朝最后一代君王――商纣昏庸无道,日行暴政。由此,以西周为首的诸侯国纷纷起义反抗,连年战祸,百姓生灵涂炭,这才有了思念夫君的《卷耳》。此外,《诗经》中还有反映秦国战乱的《秦风・无衣》和表现思念之情的《王风・君子于役》等佳作,他们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人民生活和政治形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古绝唱《诗经》首篇《关雎》章就渗透着人性最本真的渴望,以雎鸠和鸣比兴,引出一位温文尔雅的姑娘正是青年梦寐以求的佳偶。而后,诗人反复以荇菜为喻,弹奏出一首君子朝思暮恋淑女的浪漫痴情曲。全诗以一种唯美的艺术情调渗透于朴实的现实主义诗风,这也是《诗经》的总体风格――朴实的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