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玉(4)

时间:2021-08-31

  2国风中的佩玉现象:

  侧重对玉的色泽描述:《卫风·淇奥》:“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曹风·鸤鸠》:“其带伊丝,其弁伊骐。”上述诗中的“弁”都指皮弁,即一种鹿皮小帽。《郑笺》:“会,谓弁之缝中,饰之以玉,皪皪而处,状似星也。”会弁以玉就是弁的缝中用美玉来装饰。

  对玉的声音的关注:《有女同车》“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锵锵。彼美孟姜,德音不忘。”用玉碰撞发出的声音比喻女子的德音。《终南》佩玉锵锵,寿考不忘。《竹竿》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齿,佩玉之挪。是

  3玉作为馈赠的礼物:《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瑰玉佩。《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瓊琚。非报业,永以为好也。《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二、风中有玉的诗句反映了周人一定的审美特质:尚“德”

  首先,从周人对天与祖先的认识出发,周人认为天、帝是至上神,祖先神居于天之下,受天的支配。“天乃大命文王,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周取代商是因为殷商无道,周人接受天命。从殷商灭亡的前车之鉴,得出由于殷人丧德,从而失去天命的保护,“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因而周王朝提出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思想.“敬”字的意思是警,警惕。“德”,从值从心,意思是心思正直。

  其次,周人的审美把具有德的人和事视为美。“伍举论美”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核心是,美在人的德行,而不在于外表。再有周武王在攻入朝歌,建立周朝后,采取的措施:“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戈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既是彰显其以德治天下。  玉又如何与周人的尚“德”审美特点有关呢,周人评价一个人美不美多在于其的德行。合德合礼是为美。至于《小雅大东》:“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瓍,不以其长。”长,善也。《广雅释诂》也是指其德行而言。雅是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域的乐歌,多数为朝廷官僚的作品。所谓上行下效,至于风中《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既然周人以和德为美,对公族的要求当然也须合德合礼才为美,在此诗句中对“彼其之子,美如玉”的赞美相必也是对其德行而言。至于《有女同车》“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锵锵。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更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