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玉饰

时间:2021-08-3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诗经》中的玉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其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内容多样化,其中的佩饰意象的丰富性和特殊性是极其耀眼的。就其质地而言,《诗经》中的佩饰可分为:玉饰、象牙(骨)质佩饰、金饰三种。其中玉饰居多,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玉的重视与崇拜。彰显了那个时代人们特有的丰富生活内容、审美意识以及文化精神。

  一、玉饰的颜色和形式

  玉,自古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1](P10)玉饰的颜色方面,《诗经》中主要有白、红、青、玄等颜色。“巧笑之瑳”[2](P88)(《卫风·竹竿》),瑳即是指玉色鲜白,在这里则形容女子牙齿洁白。“毳衣如璊”(《王风·大车》),璊是赤色的玉,形容车氊的颜色如玉红。“有玱葱珩”(《小雅·采芑》),葱珩指青色佩玉。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玉的美的追求,体现了他们已经具有很高的审美意识。

  在玉饰中,还体现了人们以多为贵的思想,对玉佩在人走动时发出的有节奏地声响的喜爱。“杂佩以问之”(《郑风·女曰鸡鸣》),此中的“杂佩”指的是各种佩玉,诗中的杂佩是要送予心上人,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当然要以多为妙。自古以来,人们皆是以多为贵,这种传统不仅仅是从《诗经》开始的,在此之前的人们已经有了这种意识。“将翱将翔,佩玉将将”(《郑风·有女同车》),玉佩发出锵锵的声音很是动听,作者是在美赞自己所爱女子,她坐在车上,随着马车的前行,她身上的佩玉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这有节奏的动听声响是对所爱之人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音乐美的追求,这无疑是与《诗经》在当时的乐歌地位相融合的。

上一篇:《诗经》:玉 下一篇:诗经中的蒿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