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的地域文化格局(4)

时间:2021-08-31

  其一,中州文化区。大致范围在今河南省,主要对应的风诗有:王风、邶风、鄘风、卫风、郑风、桧风、陈风,涉及的诗歌篇数有八十四篇。

  其二,东齐文化区。大致范围在今山东省,主要对应的风诗有:齐风、曹风,涉及的诗歌篇数有十五篇。

  其三,西秦文化区。大致范围在今陕西、甘肃两省,主要对应的风诗有:秦风、豳风,涉及的诗歌篇数有十七篇。

  其四,南楚文化区。大致范围在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对应的风诗有:周南、召南,涉及的诗歌篇数有二十五篇。

  其五,北晋文化区。大致范围在今山西省,主要对应的风诗有:唐风、魏风,涉及的诗歌篇数有十九篇。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中州地区涉及的风诗共有八十四首,已占了《诗经》全部风诗的一半以上。这一数字清晰地说明中州地区是国风的最主要的采诗源地,也是春秋时期地域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也和中州地区具有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所谓“中州”,意思是位于“九州”之中央。“九州”的说法最早出自《尚书·禹贡》。该篇相传为大禹所作,而实际成书约在战国时期。《禹贡》篇结合当时的地理知识,根据“禹别九州”的传说,将天下分为九个地区,具体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九州”的具体位置据《吕氏春秋》记载:“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10]

  此处的“豫州”指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区域。现在看来主要就是指河南,即中州地区。又《周礼·职方氏》和《尔雅·释地》均载“河南曰豫州”,可为明证。若把九州用一个圆形圈住的话,豫州正处于这个圆的圆心,这也说明豫州即中州。后来的“中州”一词所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中原地区,也称中土;狭义则专指河南地区。今天的河南被称为“豫州”、“中州”,正是如此。本文即采用后一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