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的运用诗歌写作基本手法略谈二散文

时间:2021-08-31

  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认为:一件作品的诞生,不仅要经过作家的创造,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这一理论引申到现代诗歌的写作中,我们可以这样说:一首诗的诞生,不仅要经过诗人的创造,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读者,或说读诗的人,是如何才能参与到这种“再创造”的状态的呢?在诗歌的众多表现手法里,恐怕象征这种艺术手法是最合适让我们读者进行诗歌的再创造的了。因为这种艺术手法所表现出的效果寓意深刻,最能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使人获得诗外有意的感觉。我们写诗歌的目的之一,不就是想达到这样的互动效果吗?

  象征,有许多解释,其一: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其二: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其三: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意蕴。黑格尔则说:“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简而言之:象征,就是借助具体的事物来寄寓深刻的思想与感情。比如西方的宗教用具体的十字架,来象征殉道和神圣。又如咱中国的长城,它寄寓着中华民族顽强的意志和强烈的大一统意识。

  哪么我们如何运用象征手法,去写这样寓意深刻,能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的诗歌呢?对于写诗,我一直认为:前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前人的作品,是我们最好的教材。我们伟大的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数目众多的咏物诗,其中就有很多都使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如咏花的诗以“梅”象征高洁;以“菊”象征傲霜斗雪的坚强;以“牡丹”象征富丽;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其他的还有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近代散文茅盾的《白杨礼赞》,高尔基的散文《海燕》等等。下面让我们通过臧克家《老马》一诗,来分析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在现代诗歌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