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诗词说话四篇(2)

时间:2021-08-31

  【篇四:听《诗经》说话】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跟随孔子的脚步,在暖黄的灯光下,我轻轻翻开那本承载千年思绪的书册,侧耳,听她向我诉说跨越千年的,悄悄话。

  起初,她向我描绘了一位女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只能在心底默默赞叹,这位女子的高贵美丽,就好像让世间一切花荣尽失颜色。一双纤纤玉手,一张白皙面容,一朵笑靥如花,一双桃花美目。只寥寥几字,就得以想象,这位美人——庄姜,出嫁时让众人羡煞折服的美貌。——这是文化人像的密语,好生灵动。

  我继续听,听到了她描绘的盛世佳景,自己内心也终是抑制不住欣喜,悄然绽开:“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即使是幼时的我看见这句话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初春的夭桃半遮半掩,瓣上缀上了朵朵晕不开的粉晕,簇簇相拥,汇出了春日最浓厚的姿态情趣。“灼灼”,这样的用词简直太妙!粉嫩如光灼灼,艳丽明媚,好似灼伤天地。且不说以花比喻出嫁的少女,单是描绘一幅胜春桃花的图景,也足以让我心驰神往,迫不及待地摹画片片枝头怒放的艳色。或许这就是古人的淳朴自然,无需咬文嚼字,也能烙印于心。——这是文化风景的密语,好生雅致。

  我又轻轻地翻阅,窗外已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但这却丝毫影响不了我与这位优雅沉静的朋友交流的热情。终于,我的眼又在它身上流连:“式微,式微,胡不归?”这样真情意切的呼唤,也让我在书本中渐渐疲惫的心感受到股股温情。回过头再细细品味这首诗,或许这正是在家妻子对服役丈夫的深情吟诵。她好似是那般亲切,却又那么焦急,一心只想等待在外的丈夫回家,共同喝碗稀粥,诉说衷肠。可以想象如果是劳累的我们,总能遥想起家中这份牵挂守候,那么即使是再不堪的心,也会泛起温柔。——这是文化人情的密语,好生深情。

  窗外的雨渐渐大了,而我也读完了这本传承经典的书籍。就在合上书页的那一刹那,我的心中顿时感到干净纯洁,就像是受到了一场洗礼,一场漫长舒展的文化洗礼。

  《诗经》——她以徐徐的口吻,缓缓诉说起千年前,只让我在这样的娓娓道来中,不注地欣喜,不注地陶醉。

  【篇五:听诗词说话】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马不停蹄穿梭在自己的轨迹上,大步流星,疲于奔命。趟过岁月的长河遥望,那是个人们的岁月和时间,都打着褶子,在慢速的空气里流动着的时代。于是那时的人心静如水、挥斥方遒,千古名句便从墨香中晕染开来。

  我是个爱诗词的人,这得益于我有一位同样热爱诗词的爷爷。“诗词啊,是中国千千年年流传下来的,是宝贝呀。那些个鬼画符的洋玩意儿,再好,能比得上咱们的中国魂嘛?”很小的时候,爷爷便教我诵《唐诗宋词录》。我摇头晃脑地背着,偶尔一顿,躺椅上的爷爷掀一掀眼皮,呷一口茶,笑着讲解诗中所蕴之意,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诗词的错落中跌宕起伏。幼时祖孙两葡萄架下诵诗吟词的记忆,镀上了袅袅茶香与氤氲诗意。

  我爱极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焙新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本是邀请友人一同于这雪雨之日小酌,但这字里行间却揉上了化不开的情谊,倒是显得比将要饮的酒还要醇厚几分了。我也倾心于晏几道的风花雪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凄婉惆怅如暮春时节的一场雨“淋”得我“一病不起”;“飞絮莫无情,落花应笑人”的一往情深一丝一缕悄然缠上心扉;“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的别情离绪更是被这位风流之才寄于枝枝叶叶中。论起潇洒豪迈,诗仙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逸兴遄飞何人能及;诗圣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腔热血忧国忧民更与何人说;东坡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洒酒酬月凝聚了怎样雄浑的苍凉。

  你听,“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一番“家祭无忘告乃翁”历久弥新;你听,“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近在耳畔;你听,“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苏轼的“执手相看泪眼”多么真切;你听,“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怎一个愁字了得”竟这般动人。

  蝉声入岩石,诗词自会语。朋友,无论你是如何忙碌奔波,且把步子放缓些,听一听这动人的人间词话,千年的沉淀使得诗词不增沧桑更显光华,让它们洗涤你纷乱的心灵,濯净这一路走来的风尘。

  这诗中之意词中之情,化作一杯浓稠的琼浆,我无意中饮下,却被缚住再挣不开——不如就这样吧,且让这穿过蒙尘岁月的中国之魂与我的生命交融,化作我骨血罢。倘若把它们比作檐上的三重雪,而我,我自然便是那人间的惊鸿客。

  我知道,奔忙劳累亦或是闲庭信步,只要静下心来倾听,它们永远在那里。

  无论我的思想和心境跋涉过多少的荒芜,它们永远在流金的尽头。

  微风熏然,懒懒地将一卷醉人的阳光吹进了房间,点亮了书柜前四溢的尘埃。随意摆放的书本被风卷起,沙沙作响,我恍如听到了隐匿于书香四溢页卷之中的密谈声声、私语切切,当下心神一凝,敛声屏气,侧耳倾听那悠悠千载之音的诉说……

  《离骚

  你自那天昏地暗的王朝迎面走来,满目风雨飘摇,盈耳哀鸿遍野;你从这残酷黑暗的时代对立而来,纵手两袖清风,举身遗世独立。

  人人都醉生梦死,沉沦于虚无华丽的泥淖;人人皆谄媚逢迎,陷身于同流合污的深沼。

  你想以你自己的真心去改变着虚情假意的社会,你想用你身躯的温热去融化这冷酷无情的世界——可是屈子啊,即便是太阳,也不能照亮每一方土地,温暖每一川冰河。一沟浑浊绝望的死水又怎会被一引清泉所濯清?唯恐清泉被污浊,空陷于黑暗的深渊。

  不出所料,你失败了;出人意料,你并不屈服。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此后的路上,便只余下你踽踽独行的背影,那么苍凉,如此孤零。在别人眼中,你太固执,想要以一己之力而力挽狂澜,但你却能说出“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而信芳”的淡然,坚定不移地奉守自己的信仰——这也终究造成了你孑然一身的结局,而你,终选择了在孤独中死去。

  不屈的灵魂啊,愿你能得到久违的栖息与安养。

  《饮水词》

  人们喜欢称它为爱情,他写下了自己的爱情,亦成了千万人的爱情。

  他是纳兰容若啊,那个昙花一现的男子。

  他生于诗书簪缨之家,长于满清权贵之族,笔下的词却又满篇明丽清澈,哀婉凄楚;他策马花柳繁华之都,心却游离与世事喧嚣之外;他凌于高门广厦之上,处于贵族权势之中,却有山泽鱼鸟之思,最喜结交落拓俊异之士——这样的一生,本该鲜花着锦、恣意无羁,但很多时候,世事早已透露着无奈与悲凉。

  “情深不寿”用来形容他最为贴切不过。他“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但纵使是无拘的淡云、乘鸾的闲客,也逃不脱这无处设防的情。那记忆中一个个清婉绰约的丽影都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恍然惊醒,却只南柯一梦,空留一地悲伤在他心头。人们只唏嘘于他的情深意重,可又曾有谁能读出他的无奈与苦涩?

  慧极必伤,一言道不尽纳兰心思;情深不寿,一生品不完容若才情。

  《人间词话》

  这是先生身上的独特气息,亦是先生一生的记忆词话。

  先生从事文史哲三学数十载,少年时便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成年后更力倡革新,壮怀激烈、躬身践行。若不曾心有所系,又怎会倾献一生心血与教育文学?若不曾心怀希望,又怎会投身改革,依然改变?若不是心中有信仰,又怎会如此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结局?

  那是一个充满灾难与屈辱的年代,清朝覆灭,时局动荡,世事难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仅寥寥数语,便使人潸然泪下。千年的光阴酿造了这瑰丽繁华的锦绣文字,千年的文化却也带走了那古旧执着的国学大师。

  一个传统的文人,可以不在意贫富,可以不关乎生死,但却不能不痛惜文化的衰亡。他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来坚守自己的信仰,剖形成烛,沥胆成光,寻寻觅觅,终辗转飘荡,无得归所。

  静安先生,我读出了你词话间的执着,看见了你灵魂中的信仰。

  “文字是作者的倾诉,诗词是时代的旋律”,我轻轻合上书页,灵魂却仍沉湎于穿越千年的古老之音。纵使光阴如河,岁月如烟,也磨不灭深深镌刻的痕迹,冲不淡遥遥已逝的身影。小小的诗词将一段段深情与信仰娓娓道来,缓缓诉说着文人的之默守、将士之铿然。我似乎听到了一阵似有若无的声音,那是一个王朝如风在盘旋回转,一个民族如歌在低回吟唱。这,是华夏之魂,民族之音啊!

  拾一卷诗词,聆听那一曲曲天籁之音,我仿佛迷失在喃喃的低声细语,听到了一个时代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