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4、 齐读背诵这首诗。

  〖《过零丁洋》

  1、范读。(同上)

  2、朗读,(同上)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⑴ 教师导学:这是一首咏志诗。文天祥,状元出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这首诗文天祥被元军俘虏次年过零丁洋是所作,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遂出次诗以明志节。

  ⑵ 参照注释理解诗意。

  ⑶ 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① 首联写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② 颔联“风飘絮”和“雨打萍”比喻什么?上下两句有何联系?

  ③ 颈联中的“惶恐”“零丁”双层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④ 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要点提示:

  ①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历时四年。

  ②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③ 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心情。表达了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④ 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4、 齐读这首诗。

  三、布置作业

  1、默写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⑵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

  二、继续赏析

  〖《水调歌头》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

  宫阙(què) 绮户(qǐ) 婵娟 (chán)

  2、教师导学:这首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费。”是千百年来人们传诵的名作。这首《水调歌头》是苏轼任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时所作,当时他政治上失意,又与胞弟七年未能团聚。丙辰(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即1076年)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词。

  3、参照注释理解词的意思。

  4、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上阕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见月而问天,追月而迟疑,在“天上”与“人间”徘徊不定。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向往,又感受到了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词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 )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 (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阕从矛盾中宕出,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头三句实写月色照人之形。转、低、照三字写足月光移动之神韵。“无眠”二字始直接涉及中秋人事,“怀”弟之意隐约而出。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下两句向月发问,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怀念谁? 弟弟子由,接着又转为自我安慰,不仅慰己,更是慰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煞拍两句用月光的普照唯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也是对自己政治失意的安慰,更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使词的境界陡然提升。

  5、背诵这首词。

  〖《山坡羊·潼关怀古》

  1、教师讲解。

  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2、范读,学生自由散读,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3、教师导学。

  这首曲是作者在潼关的路上所作。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本曲就是凭借潼关怀古

  4、参照注释理解曲的意思。

  5、思考探究。

  ⑴ 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⑵ 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⑶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

  ⑴ 分三层: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感慨。

  ⑵ 表现了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⑶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6、背诵这首曲。

  三、布置作业

  1、默写这节课学的词和曲。

  2、完成课后练习。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诗词曲五首精选

2.古代诗词曲五首

3.诗词曲五首

4.《诗词曲五首》教学方案

5.有关诗词曲五首6.《诗词曲五首》鉴赏

7.《诗词曲五首》课文简介

8.《诗词曲五首》知识拓展

9.《诗词曲五首》的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