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义 经典的熏陶(2)

时间:2021-08-31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除了基本的词义以及句读以外,接着要知道学习的顺序。训诂、句读等属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其次是大学。朱熹认为: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中庸》工夫密,规模大。又谓: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论语》却实,但言语散见,初看亦难。《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朱子语类卷第十四》)

  章太炎《小学略说》曰:“《大戴礼·保傅篇》:‘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小艺指文字而言,小节指洒扫应对进退而言。大艺即《诗》、《书》、《礼》、《乐》,大节乃大学之道也。”由此可以看到,朱熹对古代的大学进行了创化,使《四书》成为大学阶段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但在《四书》之前,学者实已经过了童蒙阶段的扎根教育。这时,读和背的重要性开始显露出来。读,就是放出声来。背,就是收起心来。一收一放,有的放矢,经典的力量就能慢慢地生起作用。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论语》为语录体著作,每一篇均有其完整性,篇中各章,亦有其连贯性。在物欲横流的今日重读《论语》,其意义不亚于科举时代士人进入国子监去学习。自古至今,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无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有一些根本的价值却是不能改变的,甚至应当加以继承弘扬。譬如“君子”一词,原指统治者而言,但孔子却将之转换为有自觉担当的人。这样,原是对统治者尊称的“君子”却因其人格修为而具有普世性。换句话说,虽有统治者的地位,但没有君子的修养,也不以君子称之。反之,虽是一位平民百姓,却有很好的才德修养,就被尊为君子。但现代人对于“君子”一词往往不敢正视,而是作为反话正说来讽刺,足见价值的消沉。从这里看,也暴露出现代人的精神生态缺乏青翠欲滴的风景。但是,美丽的风景不会因为天气不好而变丑,孔子当年的言谈,即使经过了千年的岁月也还句句珠玑。感发的力量,本性的澄明,不断地昭示着后来者的心灵。君子的风范,犹如岁寒的松柏,天上的浮云,流动着刚健清新的精神。孔子的这番精神,是从好学开始的,好学可以打开固有的仁心,并在家庭及社会实现孝悌与礼乐的生活日常。但是,现实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附加值,随时可以把人从常规诱于迷妄。因此,直心无欺,持志不移则成了个人精神世界的内明,而圆融悦乐的生活日常,则又属于此一精神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