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义人性的底线(2)

时间:2021-08-31

  另一方面,孟子之所以溯源至尧舜,其核心在于尧舜具有“人法天”的智慧。天拥有一切,但绝不占有;天廓然大公,但充实饱满。尧舜传下了表征“天德”的“文章”——礼乐法度,这样,后来者就足以循着其“文章”建立一诚信公平中正的社会公共空间,使老百姓真实受益。但这只是“命”,如果“命”不如此,难道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吗?当然不是,孟子提出了“性”,就是注重每个人的自觉,即不管“命”是处在顺境或是逆境,都要晓得尽心以立命。也就是说,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何种处境,都要坚持心中的善,这才是人生正道。简言之,若在心中建立“善”的信念,即便自身还未印证到“善”的真义,但也可以说是找到学问的入门之处了。

  若就身边发生的事情来看,如果我们正面临着人间的生离死别,感情的爱恨情仇,事业的困难重重,家庭的矛盾争吵,我们的心性是否依然处在“善”的意境中呢?可见,“性善”不是说起来好听,做起来不见踪影的玄谈。关键时候,需要我们唤醒自己的良知,而非等待环境的造化。这样,“性善”虽是每个人本来所具有,但 “性善”的作为却属豪杰之士的奋起而非凡民的等待。总之,“性善”不是一种静态的思考,而是行动上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出自孔子。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习,有两种解释,一是文化学习,一是环境熏习。孔子认为,人性的本来面目相近,但由于后天的文化学习或环境熏习不同而渐离渐远。也就是说,在“性”的印证中,孔孟都有得于“心”,但“性”的歧出却落到了“形色”上面。所谓形色,若口、目、耳、鼻、四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