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原文及翻译:刻苦学习篇(4)

时间:2021-08-31

  [原文]唐刘宴,方七岁①。举神童,作正字②。彼虽幼,身已仕③。尔幼学,勉而致④。

  [注释]①刘晏:唐朝人,传说自幼熟读经书,七岁时唐明皇举他为神童,授翰林院正字。 ②正字:官职名,负责刊正文字。 ③彼:他,代指刘晏。 任:做官。 ④勉:勉力。 致:到达,得到。

  [译文]唐朝刘晏,年方七岁,被皇帝举为神童,作了正字官。他年龄虽小,已经当官。他年少读书,努力就可做到。你们作为年幼的学生,应当努力勤学达到这样的目标。

  [原文]犬守夜,鸡司晨①,苟不学,曷为人②?

  [注释]①守夜:在晚上守卫门户。 司晨:早上鸣叫报晓。 ②苟:假如。 曷(因河):何,怎么。

  [译文]狗知道夜间替人守卫门户,公鸡知道每天早晨鸣叫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还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

  [原文]蚕吐丝,蜂酿蜜①。人不学,不如物②。

  [注释]①酿:酿造。 ②物:代指蚕、蜜蜂等动物。

  [译文]蚕吐丝可以供人们做衣服,蜜蜂酿蜜可以供人们食用,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不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那就连动物都不如了。

  [原文]幼儿学,壮而行①。上致君,下泽民②。扬名声,显父母③。光于前,裕于后④。

  [注释]①壮:指壮年,习惯上指三四十岁的时期。 ②致:报效。 泽:恩泽,泽被。 民:百姓。 泽民:对老百姓施恩泽。 ③扬:显扬,传播。 显:显耀。 ④光:光彩。 前:前辈祖先。 裕:富裕。

  [译文]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有所作为后,就能使自己名声远扬,显耀父母,光宗耀祖,使后代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