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子店的散文(2)

时间:2021-08-31

  我们对拐子做过最有意思的事情莫过于大家集体合作蒙拐子,那个时候觉得有趣,其实现在想想也确实无知。那就是有人在拐子店的屋后扔石头子,盖瓦的屋顶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一开始拐子还不晓得什么原因,慌慌张张一瘸一拐地就去看原因,见是有人捣鬼,后来改成一听到屋顶有人砸瓦片,就条件反射般的在门口拿起扫帚往屋后追,嘴里还破口大骂:“哪里来的化生子,这样的不地道,我看是找死”。后面的人见拐子来了,立马就跑,而进店的大门口早就有人趁着拐子去屋后的时候,进去顺手牵羊,随便胡乱的抓一点可以吃的零食,等拐子回到店内,人早就离开案发现场,那叫一个神不知鬼不觉,之后我们便躲到一个安全区域,比如拐子店旁边的砖厂里,把赃物吃进肚子。

  当然这样的调皮并没有完,我们每年元宵节的时候,村里总有一帮小孩拿禾秆(禾苗长大收割后)做草龙,禾秆困成一小团,再在上面糊一层红纸,底下用木棍绑扎起来,再用禾秆拧一根几米长的麻花绳,之后把每一根木棍用麻花绳连起来,再花点心思做一个好看点的龙头,每一节木棍的红色禾秆上点一根香,一个简单的草龙便组装了出来。到了晚上吃了夜饭,全村人便开始在家摆好果盘和香烟,打开了门,拿着爆竹烟花迎接我们的盘龙,我们每进一家就会安排人说吉祥话,比如:龙头摆一摆,保佑你家生仔,龙头摇一摇,保佑你家发大财,我们的闹元宵算是开始了,待我们一家一家走完后,我们敲锣打鼓去了拐子店,一开始拐子是欢迎我们的,大过节的美好团圆夜闹元宵,寓意着今年顺风顺水,拐子哪里晓得我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拐子一开门,我们的盘龙的便进去了,之后龙头会在里面的八仙桌旁绕一圈,再从里屋出来,拐子店内不够大,后面还有一帮尾随的孩子,浩浩荡荡共二三十人,我们盘我们的龙,自然也有人在里面顺手牵羊拿东西,一来里面人太多太挤,二来里面全是香火弥漫,加上又是晚上,看人便有点模糊,拐子一个人哪里阻止的了我们,就是看见我们拿,也只有光喊,上前阻止了张三,也拦不住李四,等我们走后,屋内一片狼藉。

  记得之后那些年拐子不敢开门,他不开门我们就在门口不走,来了个双方对峙,也有实在坳不过的时候,拐子只能束手就擒。我们盘完了龙,便去庙里把草龙烧掉,来年再做新的,而对于拐子来讲元宵节似乎是他噩梦的开始。现在想想那个时候我们实在是太皮了,也太过分了,时间要是能倒回我们肯定不会这样对待他。如今我们村买了新的龙,就是晚上去闹元宵,也会提前跟拐子说,问他愿不愿意接,同意之后我们再去,我们去了也会毕恭毕敬的去盘龙,去真正的送福送吉祥,是再也不会做那个缺德的事情。

  小时候我们太皮,确实做了不少出格的事情,索性拐子算是通情达理,拿这些调皮捣蛋鬼没什么办法。尽管我们爱耍拐子,我们也只是进去抢零食饮料,虽然道义上讲不地道,但还算不上有多大的损失,拐子命里有过一次差点丢了命的损失,那件事情发生后基本上是人皆有知。一天夜里,拐子已经安然入睡,半夜有陌生人敲门,说是要进来买东西,拐子当时一片好心,却不知引狼入室,那人进来哪里是买东西,架着凶器往拐子脖子上一搭,拐子只能老老实实的拿出抽屉全部的钱,歹徒出了门,拐子就大喊大叫,惊醒了隔壁铁匠铺的保寿大伯,保寿大伯和我家是一个房分,属于至亲,在拐子店旁边开了一家铁匠铺。歹徒此时怒从心中来,拿起刀便拐子身上连续捅了好几刀,拐子倒在门外的地上,不省人事,等保寿大伯开门,歹徒早已经逃之夭夭,拐子便立马送进了医院。那是个恐怖的一夜,对于拐子来讲那也是死里逃生,最后拐子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算是把命给捡了回来。经过这件事情后,拐子也越来越小心了,自家兄弟也隔三差五的陪他住店。

  再后来我们读初中了,去了北山八一中学,住学校,吃学校,一个礼拜回两趟家,周三回家带菜去学校,周五下午回来,周日下午又带菜去学校,离县城虽然近,但很少去县城,去拐子店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再后来我去了景德镇读书,一去就是八九年,等我08年毕业后,我都二十二三岁了。虽然每年回家过年,但没什么事儿谁去拐子店那儿,除非要买些日用品。前些年拐子店加了层,不再是瓦房,而是三层小楼房,拐子店那条路上,它不再是一枝独秀,它身旁早已经楼房排排站,开门卖东西的也不是他一家,向家垄和向家畈的村民们早已经把房子建到了马路上,农村已经大变样。我们的父母不再看着那一亩三分地养家糊口,而是投入大城市的建设中,参与建设改革开放的一砖一瓦,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我们的岁月已经回不来,我们的曾经也已经回不去,可我们的收入高了,日子好了。家里的土砖黑瓦不见了,家里不再养牛了,家里的猪圈也空了,家里的年味也淡了,虽然家里的田地还在,绿油油的景色还在,可父母们十几年也没下田了,庄稼地都让给别人承包了,不是他们变懒了,而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那群妇女还在那儿叽叽喳喳的聊着,以前是手里剥着豆子缝着衣服,忙着手里的活七嘴八舌的聊着,现在是穿着花衣服抱着孙子孙女们磕着瓜子你一句我一句的;那些爷们开始老了,可桌面上的54张牌还是新的,以前是干完农活不洗手就上桌,现在上桌前,还得抢会红包,看看今日头条,浔阳楼早已经改成了金圣。

  我们的旧时光已经回不来了,我们童年的乐趣也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拐子店依然矗立在那里,对眼望去,它还在。尽管拐子已经不在了,但那个店还闪烁着我们曾经的光芒;尽管那条路变宽了,可我们的岁月还侵染在那里,洗都洗不掉;尽管我们的小学已经破落不堪,我们行走的那条上学路长满了青草,可我们成长的路没有被拔地而起的建筑所掩埋;我们以前走亲访友要么走路,要么自行车,如今自行车早已经变成了电动车,柏油路上的汽车在那儿来回的奔跑。

  我们的青春已经回不来了,当年那天真无邪的傻劲早已经从身上剥离,可我们的家乡还在那里,无论我们漂泊在哪里,离家有多远,家的大门永远为我们开着;身在外地的游子们过着加班加点的日子,还得用防着心对付一些生活中的龌蹉小人,心是越来越累,当年那份热情的奔放早已经褪去,回家就觉得全身酸痛;从少年到青年,年轻的脸庞多了几丝风霜雪雨,快乐的心态开始变得摇晃,我想起了老家的那个拐子店,它记录了我成长的影子,它告诉我,无论前面的路有多么的深沟高壑,我们都要努力的跋山涉水,我们必须得翻山越岭,我们才能完善美好的人生。  拐子是走了,家乡是变了,父母是真的老了,我们也已经不再少年了,可岁月还在,时光还在,尽管它回不来,可它一直刻写着我们的热血和青春,那是一幅诗情的画卷,那是一首美丽的歌谣,我们应该继续着追逐、努力着向前、微笑着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