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乡间的炊烟经典散文

时间:2021-08-31

  很多年来,每次和熟悉的朋友坐在一起,有意或无意提及故乡的事情。抑或是一个人静下心来,细细回味曾经在农村生活的一点一滴。除了记忆中的一些人和事,更多的是曲径通幽,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鸟语花香,鸡鸣狗吠的万籁声响。除此之外,就是群山环抱,错落有致的红砖青瓦,或被白灰粉刷,或被瓷砖装潢的漂亮刺眼的院落。院子里照旧养着鸡鸭猪狗,院外拴着牛羊马驴。房前屋后,地头山坡周围是密密匝匝,茂密浓郁的树林,林子里大多长着槐树、白杨树、杏树、核桃树,还有令孩子们垂涎三尺的酸啾啾、野毛桃、羊奶奶、林楸等。

  然而,把自己的思维无限浓缩,在可圈可点的细碎认知里,对故乡夜思梦想,久久无法释怀和无限恋眷的情景,还是早晚从各家各户烟囱里飘散出的那袅袅娜娜扶摇直上的炊烟。炊烟里夹杂着饭菜喷薄欲出的香味,随着田野里一阵阵山风调皮地吹过,诱人的清香便散发得到处都是。此时的村庄,被炊烟整个包裹得严严实实,在晨曦霞光的衬托下,或黄昏夕阳的掩映下,深深地陶醉于农人幸福炽热的情感中。

  黄土高原的乡村,一年四季都是热闹祥和的。春天里人们忙碌着整地运粪,播种除草;夏天里顶着烈日挥镰收割,拉麦碾场;秋天里紧张有序地耘地,掰剥玉米,挖刨洋芋;待到冬季早早地把冬小麦种在地里,几场大雪来临,田野里到处一片白茫茫的景象,此时的村庄显得寂寥深邃,静谧安静。在四季轮回日复一日的岁月中,故乡时常变换的是农人们千姿百态忙碌穿梭于山头地块,院落巷道的身影,不变的总是飘落在田野上空起起落落的炊烟,以及洋溢在人们眼神里那光芒四射的激情。

  一个村庄的历史,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元素,总是乡亲们淳朴憨厚的脸庞,亲切融洽的乡音。记忆中的乡村,炊烟升腾的时间和地点,还不仅仅局限在早晚秸秆劈劈啪啪燃烧的片段。在孩子们热闹淘气的活动中,炊烟应该定义为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种为按部就班家家户户厨房里散发的炊烟,另一种是随时随刻弥漫在山坡田野的炊烟。凡是在农村出生和长大的孩子,在童年纯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日子里,除了自家熟悉不过的厨房味道外,还熟悉另一种炊烟的味道,那是因为他们大都有偶或躲过家里人,来到山坡田野偷烧玉米棒子,烤煮洋芋野果的经历,而这就是对第二种炊烟的切身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