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织衣针散文

时间:2021-08-31

  我帮母亲收拾衣柜时,在衣柜的角落里发现一副织毛衣用的织衣针,它静静地躺在那里,神态安详。它是母亲的宝贝,更是母亲亲密无间的“伙伴”。以至于母亲搬过几次家后,丢掉过很多老家什,可这副织衣针一直没舍得丢弃,它始终陪伴在母亲的身边,它就像母亲的“孩子”一样,和母亲有着深厚的感情。看着它,我的心中忽然涌现出一种久违的暖意,让我回想起童年那些快乐又幸福的时光。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刚刚分产到户,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日子也渐渐好过了起来。我们家里的田地大部分都种植玉米,只有一小部分种植棉花。母亲为了能让棉花高产,烈日下在棉田里劳作,掐尖、打水茬,还要用手去抓棉花叶子上的虫子。母亲的努力总会有所回报,我们家的棉花是村子里产量最高的。这样一年收获的棉花,全家人做完棉衣、棉被后,还有很多的剩余。剩下的棉花母亲用纺车纺成粗线,缠成毛线团。写到这里眼前就会浮现出母亲纺线的情形,漆黑的小屋里,蜡烛微弱的光亮映着母亲的身影,土炕上的母亲一手摇动纺车,一手拽着纺好的线,那身影映在窗台上,也映在了我的心里。那个画面里的母亲是世界上最美的人,这样的场景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成了我永远无法忘记的回忆。

  等线纺好了,母亲就开始给我织毛衣啦。没有织衣针,母亲就用粗细差不多的竹子截成长短一样的小段,竹子的两端用剪刀削成圆锥形,然后在磨刀石上把削好的竹子磨光,要磨上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竹针不起一点毛刺了,就可以织毛衣用了。母亲为了能让我们穿上漂亮的毛衣,付出了很多。此刻,“铁杵成针”的典故在我的眼前温润,母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她却一直用行动教导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充满了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