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散文随笔

时间:2021-08-31

  自古以来凡能担当“国士”二字的人不乏有“勇,礼,忠,仁,智,孝,信,义”其中几者甚至全部。但每个国士都有不同的故事流传,都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却未必都能青山浩浩而终……

  第一个,当然是姜子牙,走过山重水复,踏过平湖烟雨,历经劫数挺过浩劫,心如止水钓过直钩,如此跌宕后的静水流深,不是大器晚成,而是老成持重。拄持黄钺指点江山,助武王伐纣,定齐国保一方太平,著《六韬》传世,百家之鼻祖。“为将者,受命忘家,当敌忘身”,这是忠君,“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为动”,这是仁,是勇……神秘莫测,轰轰烈烈,以拔山填海之力,千变万化之术成就姜子牙的是他自己比时事造就更多的,高龄仙逝,是命运给了姜尚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善始善终的大业。

  第二个当是管仲,管鲍之交的佳话体现的义薄云天,齐国执政任相,让当时小小的齐国流通货物、积聚财帛、富国强兵,上能于君王共谋事,下能与百姓同好恶,是其忠,是其仁;礼法并用,支持商业是是其智,是其礼。管仲说“道德当身,不以物惑”,这是他的信念,管仲成就的不仅是一个齐桓公,不仅是一个霸主,更是一个春秋。

  第三个便是你范蠡,你是何等智慧,“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你也是人生的赢家,你能在越国危机之时献策,已是大勇大忠,你陪勾践隐忍多年,三千越甲吞吴时,你深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携西施远走,更是大智,白手起家,富可敌国,你可散尽家财助贫助困,如此“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个范蠡已是流芳百世,但陶朱公是你,鸱夷子皮还是你,你寿终正寝时,还有何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