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浦众散文随笔

时间:2021-08-31

  初秋的早晨,阳光透过树梢,绕过铁骑人群的头盔,射进市场的果摊。通道两旁一箱箱,一筐筐,一座座小山似的水果,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五彩斑斓。草莓火红欲滴,苹果“浓妆淡抹”,蜜桃显得几分“羞涩”,石榴“笑”得合不拢嘴,菠萝偷偷的探出了头 ,烟台梨独领老大风骚,紫色的葡萄牵连成串,迎接秋天的到来。一个穿着粉红色裙子的女孩,微带着小麦色皮肤,乌黑的头发瀑布般地洒在肩上,脸蛋露出几分红润,津津有味地介绍新上市的品种,她来自四川九寨沟,名叫卓玛,刚刚考上上海舞蹈学院,浑身充满了九寨沟的神奇与活力,利用几天假期,帮她的父母推销水果,她店的生意十分红火,尤其是香蕉品种覆盖了上海的大半市场。卓玛伸出一双细长如葱的手,捧着一挂蛋黄的香蕉,燕语莺声的对顾客说:“我店新上市的香蕉,营养丰富,健身美容,还可以清热润肠养胃,降压安胎,缓解抑郁和不安情绪,”边说突然身子往后一仰双手着地,弯成了一座拱桥。宛如“人间瑶池”上的彩虹,令人目不暇接,给满场的秋色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是上海东南一隅,名叫“浦众农产品交易中心”的火爆场景,顾名思义是“普度众生的民生项目”,占地100余亩,经营权50年,是我和毓宁、运模兄等几位政和老乡共同打造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浦江镇唯一的民营市场。这里原属上海县,是典型是“阿拉”。对市场开发项目极为谨慎。而“浦众”的诞生于成长,又彰显当地领导的智慧,百姓欢喜度好比摊上的甘蔗一节高过一节。

  六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湿地,芦苇高过屋顶,蟒蛇猖獗,蚊虫盖地,河川交错,人烟稀少,鬼泣“狼”嚎,周边羊肠小道坑坑洼洼。一位在政府部门上班的老乡,道听途说,上海处处藏“金矿”。于是,卖掉房子,怀揣二十余万元,孑然一身来到了这座城市。蹬自行车,挤公交,查地图,啃馒头,寄宿老乡,睡廉价旅馆。月圆月缺好几轮,身上的盘缠在与日俱减。正在他准备打铺回府时,一位本地“友人”告诉了他这块地。令他兴奋不已,好似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食不能咽,夜不能寐,深怕失了“荆州”,找上了“地主”,不经思索,条约照单全收,盖上拇指印,押上了所有剩余盘缠,一场场梦幻在头脑里浮现:李嘉诚,许荣茂,陈翔闭……心想,仅凭自己的实力无法撼动这块宝地,必须找人合作,或者干脆做“媒人”,占干股,赚中介。于是,开始了招商旅程,攀地产大亨,引制造厂商,带市场精英,携老乡好友,车来车往,轰轰烈烈的人群,使小草让路,芦苇低头,蛙虫屏息,考察人流成百上千,可就是无人下手。秋去冬来,押金期限已过,身上也捉襟见肘,一生积蓄,即将被滔滔的黄浦江水吞没。一天凌晨,阳台上的小鸟还没有鸣叫,急促的敲门声却击粹了我的美梦,一位朋友不由分说把我拉上了车,来到了这个上海市区地图找不到的地方,要我帮帮这位老乡。面对满目疮痍的景况,想想老乡的处境,一阵阵寒风吹过,顿感几分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