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浦众散文随笔(2)

时间:2021-08-3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怀着一颗对事业的执着,对老乡的同情之心,投入了多轮谈判,重新签署合约,受让了这块土地。随即,一股置地盖厂房的大风席卷着上海郊区的各个角落,我们也顺利地进行立项,2006年初,一栋栋房屋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正当我们准备出租厂房时,路边一条条招租的横幅跳入我的眼窗,我深刻意识到出租厂房过剩,必须提前转舵。可是,在这个上海的“西伯利亚” 角落能经营什么? 走政和模式:建材,轻纺?谁来光顾?赶上海时尚:电脑城,大卖场?谁来入驻?必须另劈新径!因此,不分寒暑,不避风雨,穿梭在各大市场之间,跑江浙,闯鲁翼,上京津,访商家,蹲夜市。一个漆黑的深夜,冷冽的西北风正狂卷着曹安蔬菜批发市场,一个个北方大汉,一群群南方商贩,裹着棉大衣,带着蛇帽,为一车车蔬菜,忙得不亦乐乎,卡车,斗车,面包车,将市场堵得水泄不通,菜农,菜贩,购菜人挤成了人山人海,嚷声一片,冒出的一股股热气,像一台台柜机空调,把整个市场烘得热热乎乎。仿佛是前夜的狂购,又似饥荒时期的劫仓,更是和谐稳定的象征。此情此景令我为之撼动:走农产品市场之路,或许前景光明。仰望天空,一道道朝霞横空霹雳,点点的星星显得“炯炯有神”,给人一种奋进的启迪!

  正当我们兴高采烈,信心十足之时,一场轰轰烈烈取缔无照市场的活动,在浦江镇如火如荼地进行,周边老乡的两个建材市场相继遭到严厉清除。我们也难逃厄运,受到严格审查,只是手续齐全,才暂免一劫。同时,这种盲目,泛滥地开发市场,使福建籍经商人士的形象大打折扣,一时似乎成了流行传染的“瘟疫”,成了茶前饭后的谈资,成了抵御市场项目的负面教材。在这严酷的形势下,一方在申报,一方则在取缔,好比酷暑中的两股冷暖气流在无形中交错,形成了狂风暴雨,敲打着一颗颗火热的心。一份份市场可行性报告如沉大海,一次次拜访无功而归,日夜煎熬,举步维艰,要跨越市场项目审批门槛,几乎等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即使如此,我们仍把一丝的希望,做了万分的努力。用毅力与勇气去支撑空前的压力;用汗水与心灵去修补行业的漏洞;用意志与理念来创造百姓的实惠。托人情,找关系,扭转秃势,历经坎坷。真诚、踏实的办事风格,感动了一位对我们知根知底的当地友人,在他的极力推荐下,一份《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递上了区长办公桌,经过无数次的不懈努力,管理部门同意以“临时郊菜交易点”予以开设。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煎熬,经过无数颗身心的相照,走田间,拜菜农,抓管理,搞服务,创造了一个个“零”的奇迹:零租金,零收费,零安全事故,零负面影响,老百姓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