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分化和智能分化散文(3)

时间:2021-08-31

  既然“美国的教育条件其实相当好”,为什么教育结果会如此两极分化呢?如果用简单的“贫富分化”来解释,好像并不完全。

  教育分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个小孩的教育结果,是三方面的综合结果,而小孩本身的心理状态(持久的上进心、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其基础。人才学研究指出:人才大多出在中等家庭。因为这种家庭环境有利于养成小孩的良好心理状态。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都会破坏小孩的良好心理状态。

  薛涌说:“教育分化则是所谓‘起跑线’的问题。”这种“起跑线”是什么?大多数家长认为是“重点学校”问题。其实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综合。其中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同样的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当然,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很大。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到初中。但是,家长素质、教师素质、教育方法、社会风气从来没有把小孩的良好心理状态放在第一位,都把“分数”放在首位。用“分数”衡量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同样,社会上衡量人才的标准在人场市场可见一斑:学历、资历。人力资源部门基本是选用奴才,而不懂人才。私人老板宁用裙带,搞亲属集一团一。学术界搞派系、门第。还有“同行是冤家”;宁用奴才、蠢材,不用人才……

  许多富家子弟靠“钱”进重点学校,买文凭、学位,又有什么用呢?世界上用钱能买到才能吗?薛涌认为智能分化或者说教育分化是因为贫富分化,但是只能说智能分化和贫富分化有关,智能与财富并不平行。即使是美国,也不是富家子弟成才,中等和较穷家庭子弟智能低下。所以,把智能分化与贫穷分化等同起来是片面的。“起跑线”和成才也不能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