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窗小品之桥散文(2)

时间:2021-08-31

  《孟子·离娄下》中有则小故事:子产治理郑国时,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帮助别人渡过溱水和洧水。孟子说:“子产仁惠却不懂治理政事的方法。如果十一月份把走人的桥修好,十二月份把行车的桥修好,百姓就不会为渡河发愁了。(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的确,要帮渡更要搭桥。我的小孩马上三年级了,和许多家长一样,我对现在填鸭式的教育并不满意,因为作业太多,学生就把完成作业当作任务而不是学习的手段。兴趣是第一老师,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会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和快乐。但“兴趣”这座桥怎么搭建?我们常批评老师简单而粗暴的教学方式,但“体制”没有给他们造桥的条件和材料,老师们又能如何?

  桥让彼岸变成了此岸。桥能成为桥,是因为人们心中有路。心中有路,脚便有了方向,有了方向,逢山便会开路,遇水便会搭桥。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心中有路,面前的不是山也不是涧,而是一堵薄薄的墙,甚至只是一片树叶,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我们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嗅嗅一样迷茫而失落,觉得自己是上帝的弃儿,怀疑自己,怀疑一切。我曾和一个朋友几近绝交,但多年后的一次谈话,双方便顿时豁然开朗,原来,只要推倒心中那貌似强大,实则一推即倒的墙,眼前便是全新的世界。墙原来只是心魔,而推倒墙后,一切都变得通畅而开阔。

  卞之琳有首很出名的诗《断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写的真好 ,能站在桥上,能轻松地来回于两岸。而自己也是风景中的一部分,这是多么理想而和谐的一幅图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