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有痕母爱无声散文(2)

时间:2021-08-31

  母亲此嫁给父亲后,从洗衣做衣做饭开始,遂渐到干农活,往窑洞,老家山川塬地都有,不是上山,就是下川,路也很徒,母亲做的最让乡邻感动的就是和父亲一起,替伯父伯母行父母之责,况一生不悔。

  今年正月初二,回老家拜祖,吃饭与喝酒在堂兄家,看见我堂哥一家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年前孙子结婚,马上要四室同堂,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总会想起父亲对他侄子堂兄的一切。我父亲在姑夫家从小伙计干到管家,也有个一定的积蓄,用三年时间寻找到大伯,在老家给置了地,用三十块大洋娶了我大妈,并生了我堂兄,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也许是大伯命该如此,在我堂兄一岁时,住的窑洞塌下的石块而身亡,父亲每月供养面份,衣料,硬叫大妈在堂兄三岁后才改嫁他乡,而父亲、母亲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将他拉扯大,并给娶了媳妇,可以说,没有父亲母亲的`伟大,也就没有堂兄的一家。

  我始终觉得,母亲就是一位普通农家妇女,打我记事起,每天凌晨鸡叫三遍就起床,开始做豆腐,豆腐的作法到现在还记得,先一天中午,先将打皮后的黄豆用温水浸泡在大盆中,待变软后母亲用石磨子开始磨豆腐,我们叫推豆腐,就是将豆子从磨烟中罐下,母亲用磨担子推着,一圈又一圈,一斗豆子大约需要又个小时,大概记得从七岁开始,我就帮着推豆腐,母亲推豆腐到底推了多少年,只有她自己知道,就像电影里那样。而做豆腐,先是将磨好的豆腐用布袋子过滤去渣变成生豆浆,将生豆浆倒入大锅,烧开后用大勺舀起,再倒入锅中,反复十分钟,到现在我还弄不明白这道工序的意义何在。反复受次后就开点豆腐,就是将浆水分撤在翻滚的豆浆之中,很快豆腐就收收敛成块,而啥时将成快状的豆腐装圈压制成豆腐,还是要看经验的,太嫩太老都不行,早上九点,豆腐做好了,母亲又开始为我们一家人准备早饭了,而父亲则是担上豆腐上街,窜乡去卖。不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年年如此,天天如此,天阴下雨,大雪纷气,泾河结冰,从未间断过。母亲姓高,又没缠足,乡里县城都知晓高大脚豆腐,照现在讲,也算是个品牌了。

  而晚上,母亲也没完没了的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春秋两季交替之时,我们兄弟姐妹六人,母亲最是在煤油灯下,洗衣服,缝缝补补衣服,中秋过后,天渐渐的冷了,母亲就开始了灯下做棉衣棉裤,棉鞋了,一针针,一线线,都要亲手完成,又是帮邻里的年青媳妇剪衣服,鞋样子,有時也帮着做,母亲就这样一生忙碌着,操劳着。我还知道,六零年,生活极度困难,但再困难,也要咬牙供我们上学,我大哥天资聪明,人也长得英俊,六五年,甘肃省委在学校招工作人员,大哥因学习好被推荐,后季又被推荐空军飞行员,都因我舅家是地主,政审没过关,当时他的同学赵xx,梁xx最后官至省政协秘书长和省高院院长,一九七0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均以政审未能提干,后自考成才,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和校长;二哥是畜牧工程师;我也是主任医师;我三个姐姐的家道都很好,改革开放三十年,出了十几个大学生,天南海北,不是官员就是专家。父亲没有上过学,也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但是,知道孩子上学才是正路,因此,对我们的学习就格外上心,要我们好好学习。记得二哥小时候不愿上学,父亲让他天天割草喂猪,尝尝不上学辛苦劳作的滋味,我的学习成绩每逢厌学下降时,唠叨没完骂声不止,父亲管教很严,我们犯了什么错,免不了接受父亲的打骂,目的是让我们接受教训改正过错。小时候,夜长,父亲在煤油灯下,常给我们讲高家的故事,讲杨家将,封神榜,水浒,三国的故事,记忆力非常好,有时听着也烦,事过这么多年,对父亲的怨恨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父亲无尽的怀念。而母亲,从没有训斥过我们,只是让我们一家人有饭吃,有衣穿,就是补丁满衣,也就干净利落。

  我还记得,小时候,每年收麦之时的晚上,跟一起去枣树下乘凉,母亲拉着鞋底,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浆水面,听父母亲讲故事,那是最愉快的事。夜色柔和,凉风习习,农作物和野草的清香扑面而来。蛙声、虫鸣,响成一片。天上,明月当空,繁星点点,几朵白云,悠闲地飘过。我们兄妹几个追萤火虫追累了,就坐在妈妈身旁,听她讲些古老的故事。妈妈不愧读了六年丁私垫,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但内容要么是因果报应,要么是劝人向善,要么是忠、孝、礼、义。这也许和她启蒙所学的“人之初,性本善”有关。而从来没有讲起过她小时候的事。

  在那个大集体年代,我家兄弟姐妹六人都上学,就是靠卖豆腐也难以维持一家人生活,一日两餐是最为头疼的事了,饥饿是我对那个年代留下最深刻的记忆。从我记事起,就经常吃不饱肚子。有一次放学回家,母亲领着我们兄妹去队里的一块洋芋地里刨洋芋。那块地不是太大,社员挖过之后,地就空在那里,洋芋地一般是很难挖干净的,加上前一天刚下过一场雨,松软的田地在雨水的冲刷下,便露出许多紫色的洋芋,我们便惊喜地用手去刨,母亲则拼命地用锄头刨埋在土壤深处的洋芋。傍晚的时侯,母亲已经把那块地翻了一遍,拣了半口袋,尽管只有核桃大小的洋芋,我们都已经高兴的要命,仿佛马上就能吃到烧得焦黄冒着热气散发着清香的烤洋芋,饥饿让我们对饱餐洋芋迫不及待。

  回家的路上,金黄的太阳在远处的塬畔一点一点地下沉,村庄笼罩在一层朦胧的炊烟下,落日的余辉涂满高大的树木和低矮的农舍,牧归的羊群也被这夕阳的光亮咉成了红色……我们一路欢奔,母亲却艰难地扛着洋芋被我们甩在后面,母亲的脚步蹒跚,年少无知的我们却毫无知觉。经过母亲和姐姐的忙碌,一锅洋芋疙瘩在咕嘟嘟冒着热气,洋芋特有的香气在这个贫穷的小院里散发开来,沁人心脾,我们嗅着香味端着碗围满了漆黑的灶台,如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羊。母亲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忍不住笑了,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慈祥。父亲蹲在炕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抽着旱烟,看到我们吃饱才在炕沿上磕掉烟灰。在我放下碗的一瞬间,才发现锅里只剩下汤,父母响亮的喝汤声音至今让我难忘。多年以后,洋芋已不是什么稀缺之物,也勾不起孩子们食欲,但我却对它情有独钟。每次吃洋芋时,我都会想起父母,更忘不了那顿洋芋疙瘩,那种味道真的很香很香,那是父爱母爱的味道,直达灵魂深处……【岁月有痕母爱无声散文】相关文章:

1.岁月有痕,真爱无声散文

2.岁月有痕的散文随笔

3.岁月有痕诗歌

4.母爱无声 我心有痕作文450字

5.岁月深处有母爱散文

6.岁月如痕散文

7.岁月留痕散文

8.光阴有痕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