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万茶”散文(2)

时间:2021-08-31

  老家煎的“万茶”多是三种外形:“油炒哩”(即市面上的“南花根”),“尜哩”(有立体感的菱形),“煎豆”(黄豆或花生仁、外面裹着粉,市面上最多)。宛如和面,用开水化红糖和好糯米粉。制“油炒哩”,则如擀面擀成扁平带状,用刀切或剪刀剪,成一根根筷子头粗细、寸半许长,油一炸,如小姑娘小手指一般样子;做“尜哩”,要擀得更扁更宽,然后中间对折成双层带状,从对折底部开剪,一短一长剪口,短剪留缝,长剪断成“句”——小帮手就一句句掀开、稍稍拉平,一头弯过从缝中间穿过,轻轻一拉就成立体的长菱形,油炸硬化,有菱有角,撑起有空隙,待客装盘有“哈若”(即实际容量较少,看起来较多);“滚(音:哩)煎豆”是个技术活——要在豆子(或花生仁)外面裹一层粉,均匀又不露“陷”真的看起来容易“哩”起来难。记得有笑谈,说城里人新奇——这一粒粒豆子用手包进去,这要多少人手多少工夫啊!先将粉和成稀糊状,加入豆子和匀,再一起放入干粉中,豆子被糊住,外面粘粉,再用“米拉”(竹篾制成的筛米的器物)团团转地筛,筛下多余的干粉,同时把“煎豆”筛得圆圆。做这个要工夫,煎也要技术。火候恰恰好,在于烧火的与握“捞箕”的操盘手配合好。欠火候,嫩了,耗油,又不燥(即不脆)还可能豆子未熟透;过火了,颜色焦黑,豆子都有苦味。

  煎出来的“万茶”,以干索(即不油乎乎)、饱满、膨松、香脆、粗细均匀、色泽金黄为佳品。记得当年在外读书,寒假返校带的“万茶”被女同学评价为“看起来土气,吃起来好味”。“万茶”煎得好不好、多不多,很直接地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殷实程度和当家女眷的操持与聪慧。记得过去到了年底,整个村落都弥漫着“煎万茶”的诱人香味和“作豆腐”的石膏水味,那就是过年的味道。  现在,“煎万茶”首先是用电动磨粉,又快又细,过去“打粉”的器具只能在“民俗馆”里重温岁月了。也很少有人家再“煎万茶”了,一来市场繁荣,价廉物美,各种“万茶”应有尽有,而过去,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受计划供应限制,老百姓又没有粮票,何况有几个土里刨食的人口袋里有现钱?二是油茶山生物是多样化了,柴草高过人头,油茶树即使靠天帮忙结了几个“茶籽木籽”,不是那青壮年劳力是摘不回的。举目乡村,青壮打工去,老人守家园。“煎万茶”耗油,不是那“茶油”根本就煎不出传统的那个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