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万茶”散文

时间:2021-08-31

  乡间用以待客的各种“零吃”统称为“万茶”,估计是一边喝茶(其实多为白开水)一边佐吃,而且五花八门,故曰“万茶”。糖晒、盐渍、醋浸、锅炒、火焙、水煮、...等等,皆可为之,以“油炸或煎”为上。这里说的“煎”,实为油炸。

  或有喜事,如“收亲”(即结婚)、嫁女、孩子“三朝酒”或“周岁酒”、老人做寿、过屋(即乔迁)、...或是过年,有客要“得应”自然要“端万茶”,“煎万茶”势在必然,也是形势逼人。

  尤其过年,到了年底,早的农历一过20,最迟不过28,因为29是最后一个可以“打堂毛灰”(即以厨房‘俗称灶面’为中心的家庭大扫除,过去乡间厨房火塘烧柴为主,乌黑的烟灰层层凝结在楼伏、楼板以及厨房里的家什上,俗言“堂毛灰”)的“逢单日”。“煎万茶”大灶烧柴、大锅烧油,油烟滚滚、火灰腾腾,自然安排搞卫生在后。

  以糯米为主料,先用清水“浸生”(一般浸一天一夜,用手一捏成粉),再一盘一盘置于“扑凼”(一段原木,断面挖成半球形偏深的凹穴,或为石制,曰:石臼)内,用“木棰哩”打成粉。(木棰哩,取一段80CM左右长、直径10cm左右的坚硬原木,靠中间挫榫眼安装80cm左右长直径4cm左右的木把,捶打的一头削成球面形。)。一般男丁抡棰打,女眷一边筛,筛出的粗粒再放回“扑凼”打。筛粉的用具叫“筛箩”(篾制、圆形,一面绷有能漏下细粉的一种合成滤布),底下承装粉的是“团箕”(篾制、扁圆形,平常用以承晒东西)。

  粉打好了,即开始“做万茶”,一般是一边做一边煎,所以要人手相帮,帮手或是好邻,或是姐妹妯娌,小孩有时也要添只手,而小姑娘定要跟着,因为请来相帮的都是既利索又在行的好手,小姑娘加盟是个好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