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荀子中心论点(3)

时间:2021-08-31

  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再看《劝学》第三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即“行无过”;而“神明”多注释为“智慧”,这大概也是说善行对开启智慧(“知明”)的反之的促进作用吧。概括说来,积小善,成大德,开智慧,最终成圣人。

  所以这一层与其说是言其的是积累、恒心、专一等学习的方法与态度,不如说是强调的成为圣人的态度,也即如何使“圣心备焉”的态度。

  总之,严格的说来,本文是中心论点是“君子学不可以已”,是对君子而言,对儒家的信奉者而言。

  君子为什么学不可以已,因为君子把追求成为圣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圣人即“知明而行无过”之人,是一个达到了极端的生命觉悟与自觉,行为至善无过的人,正如孔子所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如哪些人类伟大的先哲如佛陀,苏格拉底等

  《劝学》为《荀子》第一篇,如果把《荀子》理解成一部荀子传道授业教育学生的教材,此文是对追随荀子的儒生而言,那么此文显然有开宗明义之意:劝学——君子之学“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子《劝学》分析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①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并加以论述。"学不可以已"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接着具体论述其重要性,即学习可以提高、改变素质,使人智慧明达、言行无过。这一部分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5个比喻。

  ②第二部分(第二段):论证学习的重要作用。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是:学习可使人增长才干的本领,可以改变人的品性。

  这一部分也运用了比喻论述的方法,共用了"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等5个比喻。  ③第三部分(第三段):论述学习应持的态度。阐述学习应持的态度是:逐渐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这一部分仍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等10个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