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学案(2)

时间:2021-08-31

  四、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勤学的故事?

  资料积累:

  ⒈文学常识:

  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2.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人物:

  孙权:

  吴国大帝。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连通台湾、积极和印度等国外交、多次减免赋税,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孙权的历史评价:◆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15岁时随史策征战。18岁时孙策被刺身亡,孙权便代兄为江东统帅,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助下,巩固并发展了江东根据地。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他“博览书传历史”颇有才华。

  孙权对开发建业和整个江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他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励发展生产。他“亲自受田”,将驾车用的八头牛改作耕牛,以表示提倡农业生产。并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时征调农民服徭役,以保证生产期间,又兴修水利,疏浚和扩大秦淮河水道,开破岗渎、运渎、东渠、潮沟等。当时建业城有数千名技术熟练的手工业工人,从事丝织、冶铸生产。孙权还发展了航海事业,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万人航行到夷州(今台湾省),又派人出使辽东半岛及海南诸国,有的使者到高句丽、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岛等地。247年,还为西域僧人康僧会建造了建初寺,这是金陵的第一座佛寺。

  孙权统治江东51年。他的一生,正是吴国创业的黄金时代。到他的晚年,有才华的太子孙登不幸早逝,其他儿子们为了王位明争暗斗吴的元气大伤。太元二年(252年),孙权,这位雄踞江东的杰出政治家在失望中与世长辞,终年71岁,葬在蒋山之阳(今紫金山梅花山)。

  吕蒙(178-219):

  字子明,东吴四英将第三位。孙权继位后前来投奔,在剿灭吴郡城外的山贼的战斗中初显锋芒。吕蒙早年没有上过学,是个大老粗。但吕蒙并非无谋之人,周瑜攻打南郡时还向吕蒙请教过战术。后来孙权看出吕蒙的能力,便劝他多看些兵书,这就是著名的“孙权劝学”。吕蒙立即请假在家,认真苦读兵书。后来鲁肃回吴郡时与吕蒙交谈,感叹“昔日吴下阿蒙,如今竟是这般模样”。吕蒙说“士别三日,更当刮目相看”。217年,鲁肃病逝。吕蒙不久后代鲁肃之职,成为了东吴的第三位水军都督。然后,关羽攻打樊城,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成功袭取荆州,使关羽败走麦城。吕蒙再作为主将四面围住麦城,终于活捉了关羽。219年,吕蒙病逝,临死前将孙权赏给他的所有东西就归还孙权,使孙权大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