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课文分析(3)

时间:2021-08-31

  从这段文字看出,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直木”要成为“中规”的“轮”,就要“?”;“曲木”要“直”,就要“受绳”;金要“利”,就要“就砺”。同样,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对于改造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②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整日地思索,却不如片刻之间所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后跟向远处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①须臾:xūyú,极短的时间,片刻。②?:qì,提起脚后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②也,而闻者彰③。(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加长度,但人们站在远处也能看见我招手;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加强度,但听我喊叫的人感到声音很清楚。①见者远:即“见我招手者远”的省略。②疾:强,强度,这里形容声音的宏大。③闻者彰:即“闻我呼者彰”的省略。彰,清楚。)假①舆马者,非利足②也,而致③千里;假舟楫④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①假:借助、利用。②利足:善于走路,脚走得快。③致:到达。④楫:jí,桨,这里代指船。⑤能水:善于游水。能,善。水,用作动词,游水。⑥绝:横渡。)君子生①非异也,善假于物②也。(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①生:xìn?,通“性”,资质、禀赋。②物:外物.指各种客现条件。)

  第3段的分论点就是段首的这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是从“思”与“学”的关系这个角度,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强调“思”必须借助“学”;“终日”时间长,“须臾”时间短,在对比中说明了“学”的重要。在这一段里,作者也用了五组比喻,先用“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喻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来喻证“君子生非异也,善借于物也”。这四组比喻说理的逻辑是很严密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用自然之物作比;假舆马,假舟楫,用人为之物作比,这样举例就很全面而严密,说明“假物”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可见作者对喻体作了精心的选择。而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它们都能获得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样良好的效果。而这种效果的获得,并非人本身固有的条件有什么特异: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条件很普通很一般。之所以取得特异的效果,是因为借助了登高、顺风、舆马、舟楫的缘故,也就是“善假于物”,凭借了外界条件的帮助。由此便可以合乎逻辑地推论出,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不是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君子善于借于外物;君子所以善“思”,是因为他善“学”。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观点寓于比喻之中,收到不言自明的效果。这段文字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作者在运用比喻说理时,兼用比较的方法,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决定了取舍。开头“?而望”与“登高见”比较,前者所见不如后者“博”,自然舍前而取后。同样,“终日思”与“须臾学”比较,前者不如后者多,当然也会舍“思”而取“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也暗含了君子与众人的比较。君子与众人“生非异也”,秉性、资质都是一样,但是为什么结果完全不同,君子成为了君子,众人还是众人呢?这是因为君子“善假于物”,善于借助学习来改造和提高自己的“思”,而众人则不能,所以“圣益圣,愚益愚”。文章就在这鲜明的对比中,说明了学习的巨大作用,告诉了人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具有极大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