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沁园春长沙》的课程教学设计(3)

时间:2021-08-31

  补充资料,印证词意:(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1、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2、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3、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4、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讨论:"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从下片那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革命豪情和理想?(体会尾句作用,首句表明内容,尾句参透主旨)

  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

  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一位心怀天下的伟人。五、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