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秦观最后的栖身地(3)

时间:2021-08-31

  《泗泾秦氏宗谱》

  载秦观迁葬地“璨山”失实

  潘宝明先生《寻找秦观》(载《扬州文学》2001年第5期)散文中言,“待宋徽宗下诏,处度立即奉秦观灵柩归葬广陵”,“但六年(按应十年)以后,还是迁葬于无锡惠山西三里的璨山”。当据徐培均先生校注的《淮海居士长短句》一书附录二《秦观词年表》等记载,而该书又据其附录三《传记序跋》所载《泗泾秦氏宗谱小传》(民国六年重修)中“政和中,迁葬无锡之璨山”的记述。但其记与秦观灵榇迁葬惠山二茅峰的实际不符。考《泗泾秦氏宗谱》,该谱在秦氏诸谱中晚出,可信度较差。“泗泾今属上海市松江县。其地秦氏,为十七世逢尧公入赘孙氏而由闸港内东旌表亭分迁而来。后裔遂辑《泗泾秦氏宗谱》,计有元亨利贞四集。是谱以纂修较晚,多由洞庭、闸溪诸谱汇录,而于锡山谱甚非议之,亦有抄时改动之处,如元字全集中收陈师道《赠文宪公序》,实即陈作《秦少游字序》也。本书据民国六年丁巳铅印本选辑。原版框高二十六厘米广四十一厘米。”(秦子卿《泗泾秦氏宗谱》按语)此外,《泗泾秦氏宗谱》所绘泗泾秦氏一支列祖列宗多副肖像细观皆完全相同,仅穿戴服饰有异,复令人生疑。至于该谱小传载秦观灵柩迁葬地出现失真和讹误,也就不奇怪了。

  又据著名学者吴新雷《游“秦园”访秦观墓》一文指出:“自宋元以来,惠山秦观墓历经沧桑,其确切位置长期湮没,甚至以讹传误。如道光十七年(1837)王敬之刊本《淮海集》所附《重编淮海先生年谱节要》误记为:"处度通判常州,迁葬先生于无锡惠山西三里之璨山。"……”潘文慨叹:“可惜我未能找到他的墓,想是墓不大,又无重要的碑记,否则看一看古藤是否还在,为墓冢捧一抔土,献一支花当是欣慰之事。”别无他因,系源于《泗泾秦氏宗谱小传》《重编淮海先生年谱节要》《秦观词年表》《新编秦观年谱》等先后记载失实,搞错了秦观迁葬地的缘故,遂致以讹传讹相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