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书报告(3)

时间:2021-08-31

  三、女性形象及爱情分析

  (一) 女性形象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田晓霞、贺秀莲、田润叶、孙兰花、金秀、兰香、 郝红梅等。作者花费笔墨较多的是田晓霞、贺秀莲和田润叶。

  田晓霞出身于干部家庭,家庭氛围的影响使得她比同龄人见识得更多,读的书更多,这些都使得她拥有更高的精神境界,也使得她的思想更为开放。在感情方面,田晓霞是热情主动,大胆追求的,与孙少平的交往便是体现。她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境好而桥不起少平,反而欣赏他的精神气质,并推荐书给他,和他交流自己的想法,逐步地引导少平更深入地思考社会,做一个出色的青年。当两人真正恋爱后,晓霞也是主动的,不计较孙少平一度中断联系,在少平在矿上工作时,还跑去找她。她大胆地追求爱情,不顾世俗地维持爱情,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在今天看来则是先进的。同时,田晓霞在高中时便有独立思考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给孙少平的感受“每次和她交谈,都能使自己的头脑多开一扇窗户”。而在她做记着期间,更是不输于男同事,不怕危险地深入新闻第一线,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作者笔下,田晓霞近乎完美,她代表了一种理想的知识分子女青年,有思想有能力和好品质,虽然作者让年轻的她以见义勇为的方式牺牲,但她依然给人一种朝气和希望

  田润叶,虽然作者赋予她圣女般的形象,但我看来她的命运是不幸。这种不幸与她自身的个性有关。她既不是孙兰香那样的传统女性,也不是田晓霞那样的新式青年,她介于两者之间。面对父母的指婚,她没有懦弱的妥协,而是反反复复向孙少安暗示自己的心意,她是浪漫的,憧憬着青梅竹马的爱情,无奈孙少安是现实的,拒绝了她。被拒绝之后的润叶妥协了,与李向前成婚,却不搭理他,折磨自己,过着昏暗的生活。在这点上她便做的太不潇洒,似乎自己就是为少安存在(或者说作者是这样认为的),失去少安使得她折磨自己和亲人,这点很可怜也很可悲。至于后来李向前残疾,田润叶像修女般的去照顾他,尽管作者很动情地描写,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爱情,更像是救赎,润叶终归是不幸的。

  而贺秀莲则是传统的劳动妇女,她勤劳朴实,作为妻子,深爱着理解者丈夫的,在丈夫创业时帮扶丈夫,在丈夫初次失败后,又是丈夫的精神支柱和坚强后盾。她仅有的要求便是让丈夫砸孔新窑,和父母分家住,小日子过的甜蜜些。她孝顺父母,挚爱丈夫,有着传统妇女知足的美德,却也让我觉得活得太没有自我。

  正如少平、少安放映年轻人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三位女主角也反映了不同层

  次的女性。以我看来,润叶是不幸的,秀莲也是值得同情,他们一个知书达理,一个善良朴实,却都处在男性的从属位置。润叶纠缠于两个男人之间,一度失去自我,她有良好的教养,不错的工作,本可以走出来,潇洒地过自己的生活,怎奈她虽为知识分子,却在感情是传统的,铸就自己的悲剧。秀莲具有代表性,农村妇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忠诚为丈夫付出,直到劳累燃尽她的生命。

  只有田晓霞是有自我而独立地活着的,因而她能够潇洒地工作生活处理感情,我们设想,假使少平也出于现实拒绝了,她也不会像润叶一样消沉。她和孙兰香都是一种新时代的女性,是作者笔下的女性的希望,亚视一种好的发展方向。

  (二)爱情

  在《平凡的世界》中, 路遥构筑了许多爱情故事,其中孙少平与孙兰香两兄妹的爱情故事构建得尤其巧妙,两者一悲一喜引人深思。

  路遥在《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中回答《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生》等作品构思的情况时指出:“我在构思时有这样的习惯: 把对比强烈的放在一起, 形成一种反差??就是拿主题来说也要形成反差, 这也是辨证的。如《人生》, 从社会角度看, 社会如何正确对待苦闷和失落的青年人, 反过来说, 当社会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时, 青年人自己又应如何正确对待人生。”孙少平与孙兰香兄妹两人不同的爱情境况――一喜一悲, 这同样强烈的反差体现了作家对城乡交融的思考

  先说孙少平,他和田晓霞出于思想上的认可,灵魂和精神上的共鸣而深爱着彼此,少平虽做着底层的工作却自尊自信,不向苦难低头,这深深地吸引着晓霞,晓霞虽高干出身,生长于城里,但开阔的见识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使得她能够尊重和包容农村文化,不顾世俗地去爱少平。

  但两人在出身、身份、职业、文化上毕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障碍。作品中孙少平和田晓霞虽然爱得很执着, 彼此也有坚实的情感基础, 但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横亘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很明显,他们的爱情还仅停留在精神的层面, 他们很清楚, 要想达到最后的结合, 他们要跨越很多障碍,但两人对于能否跨越似乎都没有信心,晓霞的父亲直到女儿的去世才知道他们的恋情,晓霞似乎一直在担心周围的群体能否接受少平。而少平更是对于他们的爱情早有悲观看法,农村出身和矿工职业使他对感情对自己都不确定。同时他骨子里依然有农人对安稳日子的渴望,文中有这样描写:“有时候, 孙少平 一旦进了慧英嫂的院落, 不知为什么, 就会情不自禁对生活产生另外一种感觉。总之, 青春的激情和罗曼蒂克的东西会少掉许多。他感到, 作为一个煤矿工人, 未来的家庭也许正应该是这个样子――一切都安安稳稳, 周而复始??”正是这种心理需求的体现,少平需要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

  在这样的矛盾下,虽然我们希望他们能最终走到一起,但现实与理智又使我们预感到他们无法结合的结局,生活的现实注定他们难以结合。这是城乡差、时代局限性共同导致的,依靠个人的力量超越这种障碍几乎是不可能的。作者自然也清醒地知道这一点,为了忠于现实主义,作者选择然晓霞牺牲,让他们的爱情停留在新鲜期,也保持晓霞少平两人完美的形象。 而孙兰香就不同了,她聪慧,美丽,自信沉稳,通过努力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并与**子弟吴仲平在学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感情,更可贵的是,她通过努力超越了自己的出身,克服了农村阶级的狭隘性,文化和思想有了质的变化,真正融入了城市。这使她不仅得到了吴仲平的喜爱,也得到吴仲平父母的认可。“吴斌和老伴一见儿子带回来的是这么潇洒漂亮的姑娘, 而且言谈举止没有一点农村人的味道, 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仲平他妈一改过去的态度, 很快喜欢上了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吃饭的时候, 她坐在兰香身边, 不断给她往小碟里夹菜??”当然他们认可不光是兰香的学识见识,也是她的大学生身份。

  有了这样现实层面上的基础,两人注定能够不受羁绊地在一起。

  对两种爱情的描写寄予了作者对城乡间不同的文化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期望。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中指出:“必须达成全社会的共识: 农村的问题也是城市的问题, 人们共有的问题。这样, 从感情上说, 广大的‘农村’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我们也就能真心理解他们的处境和痛苦, 而不是优越痛快地只顾指责甚至嘲弄他们――就像某些发达国家对待不发达国家一样。” 爱情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城乡所代表的两种文化冲突的结果。代表现代文明的城市对落后的农村及农村人总是采取排斥和歧视的态度; 后者对前者则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在城市人面前显得自卑、畏缩, 甚至仇视的态度。两者之间应该相互取长补短, 相互尊重, 相互包容, 这样文化才能发展, 社会才能进步。田晓霞不顾世俗的爱, 孙兰香勇敢自信的爱就是向所有人宣布两种不同文化相互尊重和包容的美好前景。如果身处城、乡之间的人能够像作家所期望的那样互视为兄弟姐妹, 那么城乡交叉地带就能够和谐发展, 悲剧将不再发生。这也正是作者在描写爱情的背后,所深层次期待的和谐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