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书报告(2)

时间:2021-08-31

  二、主人公分析――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青年

  (一) 孙少平――背井离乡的奋进者

  孙少平的青年时代前半段在文革后期,后半段在改革初期,这样的成长背景,注定了他想超越却又无法超越农民子弟的命运。

  孙少平是在贫困中读完高中的。刚入学时,他是自卑的也是不成熟的,穿着破烂衣衫的他每次都等到别的同学拿完饭,才默默地去拿自己仅有的非洲黑面馍。当他发现班里另一个女生也和她一样贫困时,一半同病相怜一半好感,使他们走到一起,相互交换书籍,交流心得。慢慢的,孙少平开始蜕变,他发现自己转述的故事同学很爱听,自己和同学一起打篮球也很开心。他意识到人重要的是内在,一个人衣着破烂,善良正直的品行,也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而这种尊重的

  前提是自己要尊重自己。

  这种认识使得孙少平在精神上开始独立、自尊,而让他真正变得明事理,把他与生俱来的善良转变为道德力量则得益于几位女性。先是伤害过他的郝红梅和破女子侯玉英。侯玉英因残疾个性有些刻薄,出身城市就常常瞧不起贫寒的孙少平,但在一次外出游玩中,孙少平处于善良的本性,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险些被洪水冲走的侯玉英。一方面使得侯玉英放下了偏见与傲慢,另一方面也使得孙少平受到同学们的敬佩,更加感受到人品性的重要性。郝红梅则是出于改变自己家境况的目的,而疏远孙少平,接近家境好的顾养民。侯玉英的先疏后近和郝红梅的先近后疏,让他在高中小社会里体味到世俗、世态,变得更为理智、明事理。 田晓霞的出现则是具有单纯的积极意义的,两人出于对对方见识品行的欣赏,而接下深厚友谊,出身城市的田晓霞见识广读书多,她推荐孙少平读各种有思想的书,同时和他交流时事和书籍。孙少平本就不是平庸之人,自身的积极追求和求知欲,加上田晓霞的不断引导,三年高中,学校虽没教什么知识,但孙少平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自卑的孩子,在学识上他可以和田晓霞高谈阔论,在道德上他也有了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道德观,如果说当年救侯玉英还是出于善良本性时,那么毕业时救郝红梅则是十足的道德举动了。

  高中毕业,学识和见识使得孙少平不会像哥哥一样留在乡下,而是毅然决然地外出打工。我认为,小说的现实主义和悲剧性在孙少平打工经历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农村户口,没有关系,徒有学识和体力的少平只能做最底层的活计,做小工搬石板,即使招工入煤矿也是在恶劣的条件中从事高强度的体力活。这种工作不比务农轻松,危险性还比务农高,虽然不是在农村,但周围都是出蛮力的力,根本开阔眼界与学识,连看书都难。这就是农村孩子的一种现实,我为少平感到惋惜,甚至一度不理解他的选择。但后来我慢慢明白,少平是命运的奋进者,他有着改变现状和迎接挑战的勇气,留在闭塞、狭隘的农村,不可能有任何变化,走出去才有希望,虽然结果可能并不尽人意,但至少奋斗过努力过。

  而对苦难生活的描写则是在意衬托出孙少平面对苦难的勇气。与其他人截然不同的是,孙少平对苦难有着主动选择和迎接挑战的勇气,他甚至能够将对苦难的体验升华到人生哲学的境界:“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受尽折磨,但他不仅仅将此看做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

  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他相信,自己历经千心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正是孙少平在巨大的苦难中表现出的人格尊严和道德激情,以及面对困难的从容淡定和自得其乐,才使得这个人物显得熠熠生辉。 无数的青年也正是因此收到感染与激励。

  (二) 孙少安――承担与开拓并存的农民先驱

  孙少安自小便背负了生活带给他的沉重包袱,虽然和少平一样,他天资聪颖,上高小时

  是班里的第一名,还和青梅竹马的田润叶感情很好,但是贫困的家境让他不得不向现实妥协,放弃了自己求学的理想,放弃了对润叶的爱情。少安6岁开始干农活,13岁时辍学帮助父亲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时凭借着“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正是在他的庇护下,弟弟和妹妹才得以完成学业,姐姐一家尚能够勉强度日。而弟弟孙少平之所以敢放心到外面“闯世事”,前提也是有哥哥在,他的“后方”就平安无事。

  少安身上有着许多美德。无论家里多“烂包”,他都不嫌弃,自始自终承担承担着家庭的重担,孝顺父母,帮扶姐姐,爱护弟妹,他拥有的责任感让人钦佩。更可贵的,他能将对家人的爱转化为对全村人的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开办砖厂有点钱了,他便招揽村民到自己的厂上,手头富裕了,还出资办学。这种超越农民狭隘门户观念的“仁”“恕”是书表现的重点。

  同时,少安还有一种开拓性,不同于一般农民,他对社会有种独到认识,很早就认识到解放生产力以及生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他还是最早的农民企业家,开办砖厂,发家致富。 但少安身上也有他的局限性,体现在想出资拍电视剧一事上,小学文化和生存环境的闭塞使得他的见识相对局限,这从另一角度也增加了人物的真实性。

  敢于承担,开拓进取的孙少安是路遥塑造的农村先驱的典型。

  (三) 孙少平、孙少安人生道路选择的比较

  孙少平选择的是“出走”,孙少安选择的是“留守”。

  “出走”是一个孙少平人生经历中关键的一个转折点,是出走大城市还是留守农村,这不是孙少平这一个体面临的问题,也是当时许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

  出走,可以摆脱闭塞的农村,迎接机遇与挑战,但当时的城乡二元体制又使得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往往只能做苦工在城市边缘挣扎;而选择留守,对于年轻人,尤其是知识青年,就得忍受生活的单调与精神食梁的匮乏,但在熟悉的乡土上至少可以过着安稳且温饱无忧的生活。这个命题的背后是城乡差距巨大的社会问题,不是个人能逃脱,能改变的。 在这个问题上,孙少平选择了出走,他有文化,有思想,不甘忍受精神世界的空虚,敢于为自己的理想,抛弃安稳的生活,主动去迎接挑战这种精神是可嘉的。但这种出走毕竟有些盲目,出去干什么?城乡二元化体制使得农民的孩子孙少平只能干最底层的小工,执着地面对生活的苦难,无暇去顾及最初的理想,规划自己的未来。他最终在好心人和田晓霞的帮助下成了煤矿工人,虽然这样的结果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并不好,但在当时成为工人编制已是一件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了。孙少平已经是幸运的了,所以这条道路并无太大可行性。

  但是,“此路不通”的原因并不在于孙少平本身,而在于社会大环境。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孙少平不断去冲击这条路,才会有了现在政治环境的日益开明,农民工生存环境和工作质量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的包容性更大,城乡之间差别不断缩小。因此,孙少平出走的意义不在于出走后的成就,而在于出走的本身,这种“唐吉诃德式”的挑战命运的举动本身就有着象征和示范意义。他敢于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勇气,敢于挑战现实困境和未知世界的胆识必将被年青一代追捧和模仿。

  再看孙少安,他有着弄人朴实的思想,卖力地干活养家,指望凭借双手过上好日子。如果说孙少平更多是为个人奋斗,而少安则是为一个家庭努力,他挑起家庭的重担,是亲人最坚实的依靠。同时他又能凭借敏锐的眼光把握住机遇,留守农村也能额创造大量财富,让农村发展得更好。

  因此,这兄弟二人的选择只是代表当时农民所能走的不同的道路而已,并无孰优孰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