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实录与评点(4)

时间:2021-08-31

  (评:方老师大胆改写《木兰诗》和学生分享感受,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关系。)

  师:谢谢你对老师的肯定。在老师心中总觉得木兰是个英雄,她就应该是这样的,当老师再读这首诗的时候,对自己妄自非议的修改还是觉得不太好,木兰是个英雄,但她和赵子龙、怒发冲冠、精忠报国的岳飞不同在木兰是个女英雄。既然是个女英雄的话,她最终还是个女的。同学们能从诗中感受到她是个女的吗?好,我们先从出征前的前三段来感受一下,木兰有没有出征前女性的情怀?齐读诗1-3节。

  (评:专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发言点评充满激励。“初识木兰——英雄木兰”到“深识木兰——女儿木兰”这两个教学环节的过渡设计精心,很自然流畅。)

  师:这首诗的开头和本首诗的开头有什么区别?这首诗的开头木兰在干什么?生齐答:织布

  师:她不但在织布,还在叹息。根据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木兰边织布,边停下来叹息,如果你是木兰,心里在想什么?

  生:我觉得木兰当时一定在想,快出征了,我的爹爹已经年迈了,那可怎么办?

  师:太懂事,太体贴了。

  生:如果让我的爹爹去出征,我该怎么办?怎么办?

  师:爹爹去出征,我该怎么办?

  生:担心父亲

  师:四个想象,看出木兰非常忧愁,忧愁什么呢?担心什么?这样的一个形象是什么形象?

  生齐答:女儿形象。

  师:试着读一下第一节,课开头大家读得太高亢了,能不能读得忧愁点?

  生齐读第一节。

  师:太忧愁了,那木兰一味地叹息,一味地忧愁,她还会去做什么?如果你是木兰,除了担心,你还会去做什么呢?

  生:我可以去替父出征。

  师:看来啊,木兰替父从军不是莽撞的念头,而是在叹息之后的念头,多么体贴、多么孝顺的,多么懂事的女儿!多么矛盾的心情!再把诗的第一节读一遍,感受木兰那种无奈的心情。

  再次齐读第一节。

  师:你还从别的地方看出木兰是个女性吗?

  生:从第三段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有两个地方重复出现“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可以看出木兰对家人的思念,比男子更感性一点。

  师:早上有的同学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写出了木兰非常坚定地,大气凛然不听爷娘的话,对于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生:她不是不听,而是想听。

  师:是她想听爷娘声,但听不见,想听的过程是对家人的思念,大家对这种理解认同吗?“不闻爷娘唤女声”是她的一种思家,语调要轻一些,齐读“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师:这个木兰从征十年,身经百战后回到家乡,能不能从她回家的描写中看出木兰是个女儿?